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图表目录 | 第16-20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20-25页 |
1 绪论 | 第25-46页 |
1.1 地震液化的致灾现象 | 第25-27页 |
1.2 地震液化的相关研究状况和问题 | 第27-35页 |
1.2.1 液化机理研究 | 第28-29页 |
1.2.2 液化再现研究 | 第29-30页 |
1.2.3 液化判别与抗液化措施应用与设计 | 第30-32页 |
1.2.4 数值计算与模拟分析 | 第32-34页 |
1.2.5 有限元方法简介及其在地震液化动力数值计算中的问题 | 第34-35页 |
1.3 网格自适应方案的发展状况和要点 | 第35-44页 |
1.3.1 网格自适应方案的发展与现状 | 第35-42页 |
1.3.2 网格自适应方案在地震液化数值计算中的要点 | 第42-44页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44-4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4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44-46页 |
2 饱和砂土动力液化FEM-FDM数值计算方法 | 第46-71页 |
2.1 数值方法简介 | 第46页 |
2.2 预备知识 | 第46-50页 |
2.2.1 基本假定 | 第46页 |
2.2.2 引入物理量 | 第46-47页 |
2.2.3 饱和砂土有效应力 | 第47页 |
2.2.4 水土二相几何方程 | 第47页 |
2.2.5 本构关系式 | 第47-48页 |
2.2.6 Darcy定律 | 第48页 |
2.2.7 质量守恒定律 | 第48页 |
2.2.8 运动守恒定律 | 第48-50页 |
2.3 水土二相混合场平衡方程 | 第50页 |
2.4 水土二相混合场连续方程 | 第50-53页 |
2.5 场方程组的空间离散化 | 第53-58页 |
2.5.1 平衡方程的空间离散化 | 第53-56页 |
2.5.2 连续方程的空间离散化 | 第56-58页 |
2.6 场方程组的时间离散化 | 第58-60页 |
2.6.1 平衡方程的时间离散化 | 第58-59页 |
2.6.2 连续方程的时间离散化 | 第59-60页 |
2.7 水土二相混合场的最终控制方程 | 第60页 |
2.8 饱和砂土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60-70页 |
2.8.1 基本假定与增量本构关系 | 第61-62页 |
2.8.2 屈服函数 | 第62页 |
2.8.3 塑性势函数 | 第62-64页 |
2.8.4 硬化准则 | 第64-66页 |
2.8.5 流动法则 | 第66-67页 |
2.8.6 弹性应变增量 | 第67-68页 |
2.8.7 应力—应变增量关系 | 第68-70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3 网格自适应判据——误差评估 | 第71-105页 |
3.1 有限元数值方法的误差来源 | 第71-73页 |
3.2 后验误差评估策略简介 | 第73-75页 |
3.2.1 基于余量方法的概述 | 第73-74页 |
3.2.2 基于回归方法的概述 | 第74-75页 |
3.3 基于SPR的误差评估方法 | 第75-80页 |
3.3.1 SPR技术 | 第75-78页 |
3.3.2 相对误差与误差评估 | 第78-80页 |
3.4 算例验证 | 第80-84页 |
3.4.1 算例信息与网格划分 | 第80-81页 |
3.4.2 算例结果 | 第81-84页 |
3.5 算例应用 | 第84-104页 |
3.5.1 液化沉陷算例 | 第84-89页 |
3.5.2 液化流动算例 | 第89-93页 |
3.5.3 土桩相互作用算例 | 第93-97页 |
3.5.4 沉箱基础算例 | 第97-10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4 自适应网格细化的地震液化数值模拟 | 第105-133页 |
4.1 相似形分裂的细化方案 | 第105-110页 |
4.1.1 引言 | 第105-107页 |
4.1.2 三角形单元“一分四”流程 | 第107-109页 |
4.1.3 与“相似形细化”对应的数据传递 | 第109-110页 |
4.2 自适应网格细化方案的流程 | 第110-112页 |
4.3 自适应网格细化的地震液化算例 | 第112-131页 |
4.3.1 地震液化沉陷算例 | 第112-122页 |
4.3.2 算例改进 | 第122-123页 |
4.3.3 地震液化流动算例 | 第123-13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5 自适应网格再生成的地震液化数值模拟 | 第133-162页 |
5.1 三角剖分的再生成方案 | 第133-139页 |
5.1.1 引言 | 第133-134页 |
5.1.2 网格局部加密再生成 | 第134-138页 |
5.1.3 与“网格再生成”对应的数据传递 | 第138-139页 |
5.2 算例验证 | 第139-145页 |
5.3 自适应网格再生成方案的流程 | 第145-147页 |
5.4 自适应网格再生成的地震液化算例 | 第147-160页 |
5.4.1 地震液化沉陷算例 | 第147-155页 |
5.4.2 讨论与调整 | 第155页 |
5.4.3 地震液化流动算例 | 第155-1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60-1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62-166页 |
6.1 结论 | 第162-163页 |
6.2 创新点摘要 | 第163-164页 |
6.3 展望 | 第164-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8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80-183页 |
致谢 | 第183-184页 |
作者简介 | 第184-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