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全流通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10-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8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4页
        1.2.1 公司治理第18-19页
        1.2.2 控制权和所有权第19-20页
        1.2.3 控股股东第20-21页
        1.2.4 控制权私有收益第21-22页
        1.2.5 限售股解禁与限售股减持第22页
        1.2.6 流通性与流动性第22-23页
        1.2.7 资本投资与投资行为第23-24页
    1.3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第24-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4-26页
        1.3.2 研究框架第26-27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7-29页
        1.4.1 研究思路第27页
        1.4.2 研究方法第27-29页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第29-30页
第2章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研究综述第30-68页
    2.1 控制权私有收益产生的理论基础第30-37页
        2.1.1 产权理论第30-32页
        2.1.2 不完全契约理论第32-33页
        2.1.3 信息非对称理论第33-34页
        2.1.4 委托代理理论第34-35页
        2.1.5 公共选择理论第35-37页
    2.2 我国控制权私有收益产生的制度背景第37-46页
        2.2.1 控制权私利产生的宏观环境第37-42页
        2.2.2 控制权私利产生的微观因素第42-44页
        2.2.3 全流通时代控制权价值的特征分析第44-46页
    2.3 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分类与度量第46-55页
        2.3.1 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分类第46-49页
        2.3.2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度量方法第49-55页
    2.4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相关研究第55-64页
        2.4.1 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实现途径第56-59页
        2.4.2 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因素第59-63页
        2.4.3 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外部影响第63-64页
    2.5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研究评述及启示第64-67页
        2.5.1 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度量方法角度第64-66页
        2.5.2 从我国转轨时期角度,研究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第66-67页
    2.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3章 基于所有权性质的控制权私有收益研究第68-80页
    3.1 问题的提出第68-70页
    3.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第70-72页
        3.2.1 理论基础第70-71页
        3.2.2 研究假设第71-72页
    3.3 研究设计第72-74页
        3.3.1 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度量第72-73页
        3.3.2 样本数据第73页
        3.3.3 变量与回归模型第73-74页
    3.4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74-78页
        3.4.1 描述性统计第74-76页
        3.4.2 回归结果分析第76-78页
    3.5 实证结果及启示第78-79页
    3.6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4章 限售股解禁背景下控制权私有收益研究第80-92页
    4.1 问题的提出第80-81页
    4.2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第81-84页
        4.2.1 理论基础第81-82页
        4.2.2 研究假设第82-84页
    4.3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实证研究第84-85页
        4.3.1 研究样本第84页
        4.3.2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度量及分析第84-85页
        4.3.3 回归模型第85页
    4.4 实证研究结果及启示第85-90页
        4.4.1 样本描述性统计第85-87页
        4.4.2 回归结果分析第87-89页
        4.4.3 研究启示第89-90页
    4.5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5章 限售股解禁、资本投资与控制权私利第92-110页
    5.1 问题的提出第92-93页
    5.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第93-96页
    5.3 研究设计第96-100页
        5.3.1 控制权私利的度量第96-98页
        5.3.2 样本数据及来源第98页
        5.3.3 研究步骤与方法第98-100页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100-107页
        5.4.1 描述性统计与差异性检验第100-103页
        5.4.2 回归结果分析第103-106页
        5.4.3 进一步分析:限售股解禁、资本投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第106-107页
        5.4.4 稳健性检验第107页
    5.5 研究结论及启示第107-108页
    5.6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6章 限售股减持背景下控股股东自利行为研究——基于跨期投资的视角第110-124页
    6.1 问题的提出第110-112页
        6.1.1 问题提出背景第110-111页
        6.1.2 相关文献回顾第111-112页
    6.2 基本假设第112-113页
    6.3 理论推导第113-115页
        6.3.1 单期侵占模型之一:远期无侵占时控股股东即期减持(侵占)模型第113-114页
        6.3.2 单期侵占模型之二:即期无侵占时控股股东远期减持(侵占)模型第114页
        6.3.3 跨期侵占模型:即、远期同时减持时控股股东的两期侵占模型第114-115页
    6.4 数值模拟第115-121页
        6.4.1 参数赋值第115-116页
        6.4.2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第116-121页
    6.5 研究结论及启示第121-122页
    6.6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7章 政策建议、结论与展望第124-138页
    7.1 政策建议第124-135页
        7.1.1 加强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建设第124-128页
        7.1.2 转变监管思路,完善监管机制第128-130页
        7.1.3 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规范控股股东行为第130-134页
        7.1.4 建设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公司治理完善第134-135页
    7.2 研究结论第135-136页
    7.3 研究展望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52页
致谢第152-1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和科研情况第154-156页
作者简介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支持向量机新算法的流程工业过程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下一篇:稀土掺杂发光纳米颗粒的微波辅助合成、磁功能化及生物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