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控告权的正义之理研究

内容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论第13-40页
    一、 选题缘由第13-16页
    二、 研究对象第16-24页
    三、 研究现状第24-33页
    四、 研究思路第33-40页
第一章 “控告”行为发生的正义根源第40-67页
    第一节 控告侵害者:人性的正义需求第40-48页
        一、 易于互相侵害的本性第40-43页
        二、 对侵害进行报复的本能第43-45页
        三、 报应正义的观念第45-48页
    第二节 作为新侵害者的国家:追求正义的产物第48-59页
        一、 正义实现方式:从复仇到控告第48-53页
        二、 正义求诉对象:从家长到国家第53-59页
    第三节 控告国家:矫正正义的必然要求第59-66页
        一、 国家的基本职责:实现“矫正正义”第60-62页
        二、 “控告国家”行为的产生第62-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二章 “控告”正当化为应然人权的正义理据第67-108页
    第一节 近代以前“控告国家”缺乏正义根据第67-82页
        一、 古代民众对官吏的控告第68-73页
        二、 古代不存在现代意义控告权的正义根由第73-82页
    第二节 催生现代“人权”概念的近代自然权利论第82-101页
        一、 作为权利主体的“个人”第82-91页
        二、 作为权利根据的“人之自然”第91-96页
        三、 作为权利内容的“自然欲求”第96-98页
        四、 作为人权原形的“自然权利”第98-99页
        五、 作为“自然权利”现实化结果的“人权”第99-101页
    第三节 证成“控告国家”之正义性的社会契约论第101-107页
        一、 “公民-国家”的正当关系:“主人-工具”关系第101-103页
        二、 国家的正义目标: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第103-105页
        三、 国家的正义职责:实现矫正正义第105-107页
    小结第107-108页
第三章 “控告”法定化为公民权利的正义追求第108-149页
    第一节 高扬权利本位的现代法律正义第108-120页
        一、 近代自然法对现代法律正义的塑造第108-112页
        二、 现代法律对“公民控告国家”的初步保障第112-115页
        三、 “控告”未被法定化为独立权利的法理缘由第115-120页
    第二节 弘扬人民民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正义第120-134页
        一、 思想铺垫:卢梭的人民主权论第121-125页
        二、 “人民时时在场”:巴黎公社开创的无产阶级民主第125-129页
        三、 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无产阶级民主的成功实践第129-134页
    第三节 发展人民民主:宪法载明控告权的正义目标第134-148页
        一、 人民民主的政治意蕴:彰显现代正义第134-142页
        二、 人民民主的法律延伸:控告权载入宪法第142-148页
    小结第148-149页
第四章 “控告权”现实化为实有权利的正义价值第149-189页
    第一节 正义价值基本内容第149-160页
        一、 满足正义需求第149-151页
        二、 增强正义属性第151-156页
        三、 形塑正义秩序第156-160页
    第二节 正义价值实现障碍第160-175页
        一、 控告权保障不充分第160-165页
        二、 控告权行使有滥用第165-168页
        三、 问题原因分析第168-175页
    第三节 正义价值实现之道第175-188页
        一、 推进国家治理的持续现代化,充分保障控告权落实第176-182页
        二、 推动公民与国家的理性互动,依法规制控告权滥用第182-188页
    小结第188-189页
结论第189-197页
参考文献第197-206页
致谢第206-20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07页

论文共2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权利思想研究--以占有、劳动、分配为视角
下一篇:公民身份与养老保障的平等--以单位制变迁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