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4-21页 |
1.3.1 工业遗产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2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1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3-25页 |
第2章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理论 | 第25-39页 |
2.1 工业遗产的定义 | 第25-26页 |
2.2 工业遗产的界定 | 第26-28页 |
2.2.1 《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的界定 | 第26页 |
2.2.2 对工业遗产范围的界定 | 第26-27页 |
2.2.3 工业遗产的认定标准 | 第27-28页 |
2.3 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分析 | 第28-31页 |
2.3.1 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 | 第28-30页 |
2.3.2 工业遗产的价值特征 | 第30-31页 |
2.4 工业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2.4.1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第31-32页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2页 |
2.4.3 旅游产业经济学理论 | 第32-33页 |
2.4.4 区域经济学理论 | 第33页 |
2.4.5 循环经济学理论 | 第33页 |
2.4.6 遗产再利用理论 | 第33-35页 |
2.5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理论简析 | 第35页 |
2.6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评价体系 | 第35-3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大庆市工业遗产现状分析 | 第39-55页 |
3.1 大庆市工业遗产认定范围 | 第39-40页 |
3.2 大庆市工业遗产现状 | 第40-51页 |
3.2.1 大庆市油井 | 第41-46页 |
3.2.2 大庆精神发源地 | 第46-48页 |
3.2.3 大庆市油库 | 第48-49页 |
3.2.4 工业遗产保护单位 | 第49-51页 |
3.3 大庆市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51-54页 |
3.3.1 保护意识 | 第51-52页 |
3.3.2 相关法律法规 | 第52-53页 |
3.3.3 工业遗产保护部门的管理能力 | 第53页 |
3.3.4 保护机制 | 第53页 |
3.3.5 保护主体 | 第53-54页 |
3.3.6 评价体系 | 第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大庆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展望 | 第55-66页 |
4.1 国内外相关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与对策 | 第55-57页 |
4.1.1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践 | 第55页 |
4.1.2 国内外相关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对策 | 第55-57页 |
4.2 大庆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 第57-60页 |
4.2.1 大庆市工业遗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 第57-58页 |
4.2.2 大庆市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 第58-60页 |
4.3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展望 | 第60-65页 |
4.3.1 工业遗产的保护方面 | 第60-61页 |
4.3.2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方面 | 第61-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