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通信小区协作预编码与干扰协调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干扰协调技术 | 第14-21页 |
1.2.1 部分频率复用技术 | 第15-16页 |
1.2.2 软频率复用技术 | 第16-17页 |
1.2.3 时域复用技术 | 第17-18页 |
1.2.4 协作多点传输 | 第18-2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3.1 多小区MISO系统协作预编码 | 第21-22页 |
1.3.2 多小区MIMO系统协作预编码 | 第22-23页 |
1.3.3 CSG家庭基站干扰协调 | 第23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3-2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5-26页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多小区MISO系统的协作预编码研究 | 第29-47页 |
2.1 系统模型 | 第29-30页 |
2.2 干扰可控MMSE预编码 | 第30-37页 |
2.2.1 SINR优化 | 第31-35页 |
2.2.2 可达速率的损失 | 第35-37页 |
2.3 空域干扰协调方案 | 第37-40页 |
2.3.1 受助用户 | 第37-38页 |
2.3.2 方案设计 | 第38-40页 |
2.4 仿真分析 | 第40-44页 |
2.4.1 LC-MMSE预编码的性能分析 | 第40-42页 |
2.4.2 空域干扰协调方案的性能评估 | 第42-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第三章 多小区MIMO系统的协作预编码研究 | 第47-69页 |
3.1 非协作速率博弈 | 第47-49页 |
3.2 基于干扰消零的多链路协作MIMO传输 | 第49-53页 |
3.2.1 问题建模 | 第50-51页 |
3.2.2 y~c的纳什均衡 | 第51-52页 |
3.2.3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条件 | 第52-53页 |
3.3 协作集合构建 | 第53-62页 |
3.3.1 基于联盟形成博弈的协作集合构建 | 第53-56页 |
3.3.2 基于联盟图形成博弈的协作集合构建 | 第56-59页 |
3.3.3 基于网络形成博弈的协作集合构建 | 第59-62页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2-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CSG家庭基站与宏基站共存下的干扰协调 | 第69-95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69-70页 |
4.2 覆盖率 | 第70-77页 |
4.2.1 室内宏用户的覆盖率 | 第71-75页 |
4.2.2 家庭用户的覆盖率 | 第75-77页 |
4.3 家庭基站的干扰协作 | 第77-84页 |
4.3.1 下行功率控制 | 第78-79页 |
4.3.2 时域静默与功率控制联合方案 | 第79-84页 |
4.4 干扰协调博弈 | 第84-87页 |
4.4.1 基于价格博弈的功率控制 | 第84-86页 |
4.4.2 基于价格博弈的时域静默 | 第86-87页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87-9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7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95-9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96-97页 |
附录A 协作集合构建算法伪代码 | 第97-101页 |
A.1 CF算法伪代码 | 第97-98页 |
A.2 CGF算法伪代码 | 第98-99页 |
A.3 NF算法伪代码 | 第99-101页 |
附录B 缩略语表 | 第101-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