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师的MKT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国际背景 | 第9页 |
1.1.2 国内现状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主要问题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2.1.1 PCK的提出 | 第13-14页 |
2.1.2 从 PCK、MPCK 到 MKT | 第14-15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第17-23页 |
3.1 研究理论框架的确定 | 第17-18页 |
3.2 高中数学教师MKT的成分 | 第18-20页 |
3.2.1 关于 CCK | 第18页 |
3.2.2 关于 SCK | 第18页 |
3.2.3 关于 HCK | 第18-19页 |
3.2.4 关干 KCS | 第19页 |
3.2.5 关干 KCT | 第19页 |
3.2.6 关干 KCC | 第19-20页 |
3.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说明 | 第20-23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23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4.2.1 问卷调查 | 第23页 |
4.2.2 案例分析 | 第23-25页 |
第五章 结果分析 | 第25-47页 |
5.1 高中数学教师问卷调查的分析 | 第25-29页 |
5.1.1 关于 CCK | 第25-26页 |
5.1.2 关于 SCK | 第26-27页 |
5.1.3 关子 HCK | 第27-28页 |
5.1.4 关于 KCS | 第28-29页 |
5.1.5 关于 KCT | 第29页 |
5.2 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 | 第29-47页 |
5.2.1 关于 CCK | 第30-31页 |
5.2.2 关于 SCK | 第31-34页 |
5.2.3 关于 HCK | 第34-39页 |
5.2.4 关于 KCS | 第39-42页 |
5.2.5 关于 KCT | 第42-47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 第47-5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6.1.1 三位老师MKT旳差异 | 第47-48页 |
6.1.2 MKT各成分的总体分析 | 第48-49页 |
6.2 研究启示 | 第49-50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