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沸石吸附去除氨氮及再生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氨氮的来源和危害 | 第14-15页 |
1.1.1 氨氮的来源 | 第14页 |
1.1.2 氨氮的危害 | 第14-15页 |
1.2 氨氮的去除方法 | 第15-19页 |
1.2.1 吹脱法及汽提法 | 第15-16页 |
1.2.2 生物法 | 第16页 |
1.2.3 化学法 | 第16-17页 |
1.2.4 折点氯化法 | 第17页 |
1.2.5 吸附法 | 第17-19页 |
1.3 天然沸石简介 | 第19-26页 |
1.3.1 天然沸石的成因和种类 | 第19-21页 |
1.3.2 天然沸石的结构及性能 | 第21-23页 |
1.3.3 天然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1.4 天然沸石的改性及再生 | 第26-30页 |
1.4.1 天然沸石的改性 | 第26-28页 |
1.4.2 天然沸石的再生 | 第28-30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0-32页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30页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沸石的改性及表征 | 第32-44页 |
2.1 本章目的与内容 | 第32页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2-33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32-33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33-35页 |
2.3.1 N-Z的预处理 | 第33页 |
2.3.2 沸石改性过程 | 第33-34页 |
2.3.3 氨氮溶液的配制 | 第34页 |
2.3.4 吸附量的计算及表征 | 第34-3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2.4.1 盐改性结果 | 第35-36页 |
2.4.2 NaCl改性条件优化 | 第36-38页 |
2.4.3 煅烧条件优化 | 第38-40页 |
2.4.4 吸附剂表征 | 第40-42页 |
2.5 本章结论 | 第42-44页 |
第三章 M-Z-1的间歇吸附研究 | 第44-60页 |
3.1 本章目的与内容 | 第44页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3.2.2 试验仪器 | 第44-45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45页 |
3.3.1 间歇吸附试验 | 第45页 |
3.3.2 计算公式 | 第45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5-59页 |
3.4.1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5-50页 |
3.4.2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50-53页 |
3.4.3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53-55页 |
3.4.4 溶液pH的影响 | 第55页 |
3.4.5 沸石投加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3.4.6 M-Z-1的吸附机理验证 | 第56-59页 |
3.5 本章结论 | 第59-60页 |
第四章 M-Z-1的间歇再生研究 | 第60-66页 |
4.1 本章目的与内容 | 第60页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60-61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60页 |
4.2.2 试验仪器 | 第60-61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61页 |
4.3.1 饱和吸附剂的制备 | 第61页 |
4.3.2 间歇再生及评价 | 第61页 |
4.3.3 解吸率及再生活性比的计算 | 第61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1-65页 |
4.4.1 再生液的选择 | 第61-62页 |
4.4.2 再生条件优化 | 第62-64页 |
4.4.3 M-Z-1的再生机理验证 | 第64-65页 |
4.5 本章结论 | 第65-66页 |
第五章 M-Z-1的连续试验研究 | 第66-74页 |
5.1 本章目的与内容 | 第66页 |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66页 |
5.3 试验方法 | 第66-69页 |
5.3.1 连续试验装置 | 第66-68页 |
5.3.2 相关计算 | 第68-69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69-71页 |
5.4.1 连续吸附研究 | 第69-70页 |
5.4.2 连续再生研究 | 第70-71页 |
5.4.3 循环吸附一再生 | 第71页 |
5.5 本章结论 | 第71-7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6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86-87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