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3页 |
第一章 “诉调对接”机制的基本界定 | 第13-18页 |
第一节 “诉调对接”机制的内涵解析 | 第13-15页 |
第二节 “诉调对接”机制的目标分析 | 第15页 |
第三节 “诉调对接”机制存在的现实意义 | 第15-18页 |
第二章 “诉调对接”机制适用的基本原则 | 第18-22页 |
第一节 当事人自愿原则 | 第18页 |
第二节 法院合法性审查原则 | 第18-19页 |
第三节 依案件类型及繁简分流原则 | 第19-20页 |
第四节 方便调解原则 | 第20-21页 |
第五节 矛盾排查原则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诉调对接”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2-27页 |
第一节 立法缺失导致法律依据不足、规范缺失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法院在“诉调对接”中的主导地位不合理 | 第23页 |
第三节 诉前调解随意性大,程序规制不到位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司法确认的程序和范围不明确 | 第24-25页 |
第五节 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完善“诉调对接”机制的几点建议 | 第27-34页 |
第一节 加强立法建设,突出司法确认程序 | 第27-29页 |
第二节 规范司法行为,改变法院主导现状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建立健全“诉调对接”保障机制,确保有效运行 | 第30-32页 |
第四节 理顺诉讼与调解二者的关系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