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论文

潮汕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农村社会研究(1953-1957)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8-16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 学术史回顾第9-15页
    1.3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2 农业合作化前的潮汕农村社会第16-27页
    2.1 潮汕地区农村地权关系的转变第16-19页
    2.2 潮汕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的生活水平第19-22页
    2.3 农民的思想动态第22-23页
    2.4 潮汕地区侨务问题第23-27页
3 潮汕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进程第27-43页
    3.1 组建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阶段(1951—1954年初)第27-32页
        3.1.1“农会大编组、全乡大互助”(1951—1953年春)第27-32页
    3.2 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1953年冬—1955年冬)第32-39页
        3.2.1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办(1953年12月—1954年7月)第32-34页
        3.2.2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1954年8月至1955年 2 月)第34-37页
        3.2.3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高速发展(1955年8月—1956年1月)第37-39页
    3.3 发展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1955年底至1957年初)第39-43页
        3.3.1 试办高级社(1955年11月至1956年 1 月)第39-40页
        3.3.2 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发展(1956年2月至1957年 1 月)第40-43页
4 潮汕地区的“闹退社”风潮第43-53页
    4.1 潮汕地区“闹退社”概况第43-44页
    4.2 闹退社的原因第44-50页
    4.3 闹退社问题的解决第50-53页
5 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农民的影响及侨务的处理第53-67页
    5.1 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农民的影响第53-63页
        5.1.1 农民心态的分析第53-59页
        5.1.2 农民家计的变化第59-63页
    5.2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侨务的处理第63-67页
6 潮汕地区合作化运动的评价及反思第67-76页
    6.1 潮汕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效第67-72页
    6.2 潮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失误与偏差第72-74页
    6.3 反思第74-76页
7 结语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沙特王国社会转型中的精英集团研究
下一篇:基于水印和特征的软件保护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