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与救赎--奥登后期诗歌的宗教性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一、奥登生平及作品简介 | 第11-12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18-19页 |
五、关键术语阐释 | 第19-21页 |
第一章 重拾宗教信仰的历程 | 第21-29页 |
第一节 宗教转向前的信仰历程 | 第21-25页 |
一、宗教信仰的萌芽期 | 第22页 |
二、理性信仰的转变期 | 第22-25页 |
第二节 重拾宗教信仰的原因 | 第25-29页 |
一、家庭启蒙与战争压力 | 第25-26页 |
二、身份困扰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后期诗歌的苦难书写 | 第29-38页 |
第一节 苦难的多元化呈现 | 第29-35页 |
一、个体的苦难 | 第30-31页 |
二、群体的苦难 | 第31-35页 |
第二节 苦难的宗教性转向 | 第35-38页 |
一、苦难源于原罪 | 第35页 |
二、从世俗苦难转向精神苦难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后期诗歌的救赎书写 | 第38-48页 |
第一节 救赎的多元化呈现 | 第38-42页 |
一、个体的救赎 | 第38-40页 |
二、上帝的救赎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奥登对救赎的新认识 | 第42-48页 |
一、爱邻如己 | 第43-44页 |
二、道成肉身 | 第44-48页 |
第四章 宗教性意象的运用 | 第48-56页 |
第一节 苦难意象 | 第48-51页 |
一、荒野意象 | 第48-50页 |
二、疾病意象 | 第50-51页 |
第二节 救赎意象 | 第51-56页 |
一、上帝象征救赎 | 第51-52页 |
二、象征救赎的其它意象 | 第52-56页 |
结语 | 第5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