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9-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6页 |
2.1 流动摊贩概念 | 第21-23页 |
2.1.1 流动摊贩定义及来源 | 第21页 |
2.1.2 流动摊贩的外部性 | 第21-23页 |
2.2 城管起源及城管综合执法 | 第23页 |
2.2.1 城管的起源 | 第23页 |
2.2.2 城管综合执法的产生与发展 | 第23页 |
2.3 芙丽特冲突管理理论 | 第23-26页 |
2.3.1 冲突解决办法 | 第24-25页 |
2.3.2 融合统一的障碍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南宁市城管与流动摊贩冲突表现及危害性 | 第26-35页 |
3.1 城管与流动摊贩冲突形式多样化 | 第26-33页 |
3.1.1 行为冲突方式广泛 | 第26-29页 |
3.1.2 暴力执法及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 | 第29-31页 |
3.1.3 精神冲突 | 第31-33页 |
3.2 城管与流动摊贩冲突的危害性 | 第33-35页 |
3.2.1 流动摊贩生存权难以得到保障 | 第33页 |
3.2.2 执法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 第33-34页 |
3.2.3 政府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 第34页 |
3.2.4 政府及法律权威受到挑战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南宁市流动摊贩冲突管理困境原因分析 | 第35-44页 |
4.1 南宁市流动摊贩冲突管理困境表层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4.1.1 冲突管理缺乏融合统一意识 | 第35页 |
4.1.2 传统统治思想占主导地位 | 第35-36页 |
4.1.3 冲突管理问题理论化 | 第36页 |
4.1.4 语言的不规范使用导致冲突升级 | 第36-37页 |
4.1.5 领导者的权力超越 | 第37页 |
4.1.6 缺乏融合统一训练 | 第37-38页 |
4.2 南宁市流动摊贩冲突管理困境深层原因分析 | 第38-44页 |
4.2.1 城管执法权与流动摊贩生存权的权力冲突 | 第38-40页 |
4.2.2 城管与流动摊贩利益结构的冲突 | 第40-42页 |
4.2.3 城管与流动摊贩行为模式的冲突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国外流动摊贩管理制度和经验 | 第44-49页 |
5.1 美国流动摊贩管理制度和经验 | 第44-45页 |
5.2 新加坡流动摊贩管理制度和经验 | 第45-46页 |
5.3 印度流动摊贩管理制度和经验 | 第46-47页 |
5.4 香港流动摊贩管理制度和经验 | 第47-49页 |
第六章 南宁市流动摊贩冲突管理可行性对策选择 | 第49-60页 |
6.1 树立融合统一意识 | 第49-50页 |
6.1.1 明确流动摊贩存在的必然性及合法性 | 第49-50页 |
6.1.2 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意识 | 第50页 |
6.2 加强法制建设,实现立法与执法的融合统一 | 第50-53页 |
6.2.1 完善城管执法制度,依法行政 | 第51页 |
6.2.2 明确立法目的 | 第51页 |
6.2.3 执法必严,按程序办事 | 第51-52页 |
6.2.4 违法必究,加大处罚力度 | 第52-53页 |
6.2.5 完善城管执法监督制度 | 第53页 |
6.2.6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 | 第53页 |
6.3 加强队伍建设,转变治理方式,实现城管执法权和摊贩生存权的融合统一 | 第53-56页 |
6.3.1 加强城管队伍建设 | 第54页 |
6.3.2 转变流动摊贩治理方式 | 第54-56页 |
6.4 健全相关福利及国家扶持制度,实现政府管理与扶持功能融合统一 | 第56-57页 |
6.4.1 健全城管福利保障制度 | 第56页 |
6.4.2 健全流动摊贩福利保障制度 | 第56-57页 |
6.4.3 提供信贷支持 | 第57页 |
6.5 运用组织的力量协商解决冲突问题,实现政府各部门及社会组织功能的融合统一 | 第57-60页 |
6.5.1 建立摊贩自治组织 | 第58页 |
6.5.2 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功效 | 第58页 |
6.5.3 加强政府各部门合作与协调 | 第58-59页 |
6.5.4 合理利用媒体宣传 | 第59-6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0页 |
7.2 创新之处 | 第60页 |
7.3 局限性 | 第60页 |
7.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