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番茄简介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番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1.3 番茄育种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3.1 番茄品种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3 番茄纯度检测的研究 | 第14-15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5页 |
2.1 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 第16-17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6-17页 |
2.2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 第17-18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2.2 试验场地情况 | 第17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2.3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密度试验 | 第18页 |
2.3.1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3.2 试验方法 | 第18页 |
2.4 番茄组合T8纯度的检测 | 第18-22页 |
2.4.1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2.4.2 试验方法 | 第19-22页 |
2.5 主要经济性状调查标准 | 第22-25页 |
2.5.1 主要生育期 | 第22页 |
2.5.2 植株性状 | 第22-23页 |
2.5.3 果实性状 | 第23页 |
2.5.4 商品性 | 第23-24页 |
2.5.5 抗病性 | 第24页 |
2.5.6 产量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47页 |
3.1 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 第25-36页 |
3.1.1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主要生育期比较 | 第25-26页 |
3.1.2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植株性状比较 | 第26-27页 |
3.1.3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果实性状比较 | 第27-29页 |
3.1.4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果实商品性比较 | 第29-31页 |
3.1.5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抗病性比较 | 第31-32页 |
3.1.6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光合特性比较 | 第32-33页 |
3.1.7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产量的比较 | 第33-35页 |
3.1.8 小结与讨论 | 第35-36页 |
3.2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 第36-42页 |
3.2.1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主要生育期比较 | 第36页 |
3.2.2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植株性状比较 | 第36-37页 |
3.2.3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果实性状比较 | 第37-38页 |
3.2.4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果实商品性比较 | 第38-39页 |
3.2.5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抗病性比较 | 第39-40页 |
3.2.6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光合特性比较 | 第40-41页 |
3.2.7 不同番茄品种(组合)产量比较 | 第41-42页 |
3.2.8 小结与讨论 | 第42页 |
3.3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密度试验 | 第42-44页 |
3.3.1 不同栽培密度对番茄组合T8植株性状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2 不同栽培密度对番茄组合T8果实性状的影响 | 第43页 |
3.3.3 不同栽培密度对番茄组合T8产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4 小结与讨论 | 第44页 |
3.4 番茄组合T8纯度的检测 | 第44-47页 |
3.4.1 番茄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结果 | 第44-45页 |
3.4.2 番茄SSR引物多态性的筛选 | 第45页 |
3.4.3 利用共显性标记进行纯度的检测 | 第45-46页 |
3.4.4 小结与讨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参加会议及科研情况说明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