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6页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附件 | 第15-1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6-17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7-22页 |
2.1 抗癫痫药物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概述 | 第17-19页 |
2.2 抗癫痫药物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 第19-21页 |
2.2.1 HLA基因概述 | 第19页 |
2.2.2 抗癫痫药物引起的重度皮肤过敏反应的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 第19-20页 |
2.2.3 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轻度皮肤过敏反应的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 第20-21页 |
2.3 展望 | 第21-22页 |
第3章 方法 | 第22-29页 |
3.1 临床资料 | 第22页 |
3.1.1 实验组入组标准 | 第22页 |
3.1.2 实验组排除标准 | 第22页 |
3.1.3 对照组入组标准 | 第22页 |
3.2 材料 | 第22-23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3页 |
3.3 方法 | 第23-29页 |
3.3.1 临床资料及样本的采集 | 第23页 |
3.3.2 样本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3.3.3 DNA浓度及纯度的控制标准 | 第24页 |
3.3.4 HLA基因分型检测 | 第24-28页 |
3.3.5 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9-41页 |
4.1 临床资料 | 第29-32页 |
4.1.1 实验组患者资料 | 第30-32页 |
4.1.2 对照组患者资料 | 第32页 |
4.2 HLA-A、B的分型检测结果 | 第32-33页 |
4.3 实验组和对照组HLA-A、B基因的分布频率 | 第33-34页 |
4.4 HLA-A、B基因多态性与抗癫痫药物轻度皮肤过敏反应的相关性 | 第34-35页 |
4.5 HLA-A、B基因多态性与芳香族抗癫痫药物轻度皮肤过敏反应的相关性 | 第35-36页 |
4.6 HLA-A、B基因多态性与每种抗癫痫药引起的轻度皮肤过敏反应的相关性 | 第36-39页 |
4.6.1 HLA-A、B基因多态性与奥卡西平引起的轻度皮肤过敏反应的相关性 | 第36-38页 |
4.6.2 HLA-A、B基因多态性与卡马西平引起轻度的皮肤过敏反应的相关性 | 第38-39页 |
4.6.3 HLA-A、B基因多态性与左乙拉西坦引起的轻度皮肤过敏反应的相关性 | 第39页 |
4.7 HLA-A、B基因多态性与抗癫痫药物引起的皮肤瘙痒的相关性 | 第39-41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1-50页 |
5.1 抗癫痫药物相关的皮肤过敏反应 | 第41-42页 |
5.1.1 抗癫痫药物相关皮肤过敏反应与性别的关系 | 第42页 |
5.1.2 抗癫痫药物相关皮肤过敏反应与年龄的关系 | 第42页 |
5.2 抗癫痫药物导致的轻度皮肤过敏反应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 第42-43页 |
5.3 芳香族抗癫痫药物导致的轻度皮肤过敏反应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 第43-46页 |
5.3.1 卡马西平导致的轻度皮肤过敏反应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 第44-45页 |
5.3.2 奥卡西平导致的轻度皮肤过敏反应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 第45-46页 |
5.4 左乙拉西坦导致的轻度皮肤过敏反应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 第46-47页 |
5.5 中国人群中HLA-A、B等位基因分布情况 | 第47页 |
5.6 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轻度皮肤过敏反应的脱敏治疗 | 第47-48页 |
5.7 本研究的意义 | 第48页 |
5.8 未来相关研究的设想 | 第48-5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