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月之光》中福克纳的原始情怀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福克纳创作中的原始情怀 | 第8-18页 |
(一)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与作家南方情结的形成 | 第8-12页 |
(二)“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与怀旧情怀 | 第12-14页 |
(三)《八月之光》作品背景与研究 | 第14-16页 |
(四)“光”的概念,是一种作者的审美创造 | 第16-18页 |
二、《八月之光》中主要人物性格及命运分析 | 第18-23页 |
(一)莉娜·格罗夫形象及其审美期待分析 | 第18-19页 |
(二)乔·克里斯默斯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 | 第19-20页 |
(三)海托华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 | 第20-21页 |
(四)小结 | 第21-23页 |
三、对《八月之光》中原始回归倾向的思考 | 第23-27页 |
(一)福克纳的原始情怀留恋中深含反思批判 | 第23-25页 |
(二)作者对人生状况和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的探求 | 第25-27页 |
四、《八月之光》中作者心灵的真正映像 | 第27-32页 |
(一)工业文明对南方原始自然文明侵入的困惑 | 第27-29页 |
(二)对以美国南方为代表的原始自然文明深深眷恋 | 第29-30页 |
(三)原始情怀下自然文明的超越性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