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发展中国家成员方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5页 |
·个案分析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从GATT 争端解决机制到WTO 争端解决机制 | 第17-28页 |
·关贸总协定(GATT)的争端解决机制 | 第17-24页 |
·GATT 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及发展 | 第17-21页 |
·GATT 争端解决机制的成就 | 第21-23页 |
·GATT 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足 | 第23-24页 |
·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 | 第24-28页 |
·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争端解决机制 | 第24-25页 |
·完善了争端解决机制的工作程序 | 第25-26页 |
·加强了对建议和裁决的监督和执行 | 第26页 |
·增强了报复措施的管制 | 第26-28页 |
第3章 发展中成员方政府参与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28-55页 |
·发展中成员方政府参与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现实情况 | 第28-30页 |
·典型发展中成员方政府参与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案例分析 | 第30-55页 |
·典型成员方之一——印度 | 第30-46页 |
·典型成员方之二——中国 | 第46-55页 |
第4章 发展中成员方政府参与WTO 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55-60页 |
·WTO 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缺陷不利于发展中成员方更好的参与 | 第55-57页 |
·特殊及差别待遇条款可操作性不强 | 第55-56页 |
·过长的执行期限及缺位的补偿 | 第56-57页 |
·报复制度的存在缺陷 | 第57页 |
·发展中成员方的内在制约因素 | 第57-60页 |
·发展中成员方缺乏承受高额诉讼成本的经济基础 | 第58页 |
·发展中成员方缺少法律人才资源和技术援助 | 第58页 |
·发展中成员方的现实担忧 | 第58-60页 |
第5章 对发展中成员方政府有效参与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60-68页 |
·发展中成员方政府的应对措施 | 第60-64页 |
·切实加强对发展中成员方综合能力的建设 | 第60-61页 |
·积极运用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优惠待遇 | 第61页 |
·更加积极地参与WTO 规则的制定 | 第61-62页 |
·提议引入简易争端解决程序 | 第62页 |
·加强在争端解决过程中的合作 | 第62-63页 |
·完善贸易救济措施并增强报复能力 | 第63-64页 |
·中国政府参与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 | 第64-68页 |
·建立健全政府机构间协调机制和官、产、学、商相互配合机制 | 第64-65页 |
·加强对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推荐 | 第65-66页 |
·加快立法建设,使国内法律符合WTO 的规定 | 第66页 |
·继续积极地作为第三方参与争端解决机制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本人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