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噻吩类有机染料和电催化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9-4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DSSC的基本概念与性能表征第10-13页
        1.2.1 DSSCs的器件结构和原理第10-11页
        1.2.2 J-V特性曲线第11-12页
        1.2.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征参数第12-13页
    1.3 衬底第13页
    1.4 半导体纳米晶薄膜第13-15页
    1.5 电解质第15-17页
    1.6 对电极材料第17-21页
        1.6.1 碳材料对电极第17-18页
        1.6.2 无机材料对电极第18-19页
        1.6.3 导电聚合物对电极第19-21页
    1.7 光敏染料第21-30页
        1.7.1 多联吡啶钌钌染料第22-23页
        1.7.2 金属卟啉第23-25页
        1.7.3 金属酞菁第25-26页
        1.7.4 纯有机染料第26-30页
    1.8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41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41-46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41-44页
    2.2 TiO_2浆料的制备第44页
    2.3 TiO_2光阳极的制备第44-45页
    2.4 液态电解质的配制第45页
    2.5 电池的封装第45页
    2.6 电池的光电性能测试第45-46页
第三章 二苯并噻吩连接的D-π-A染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46-59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实验部分第46-52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46-47页
        3.2.2 染料的合成与表征第47-5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2-57页
        3.3.1 染料的合成第52页
        3.3.2 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52-54页
        3.3.3 染料的电化学性能第54页
        3.3.4 染料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第54-55页
        3.3.5 染料的光伏性能第55-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第四章 4,8-二噻吩苯并[1,2-b:4,5-b’]二噻吩交叉共轭有机染料的电荷转移第59-75页
    4.1 引言第59-60页
    4.2 实验部分第60-66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60页
        4.2.2 染料及中间体的合成与表征第60-6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6-73页
        4.3.1 染料的合成第66页
        4.3.2 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66-68页
        4.3.3 染料的荧光光谱第68-69页
        4.3.4 染料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第69-70页
        4.3.5 染料的循环伏安曲线第70-71页
        4.3.6 染料的光伏性能第71-72页
        4.3.7 强度调制光电压测试(IMVS)第72-73页
    4.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5页
第五章 双D-π-A结构的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与研究第75-92页
    5.1 引言第75-76页
    5.2 实验部分第76-82页
        5.2.1 仪器与试剂第76页
        5.2.2 染料及中间体的合成与表征第76-8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2-90页
        5.3.1 染料的合成第82-83页
        5.3.2 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83-84页
        5.3.3 染料的红外光谱第84-85页
        5.3.4 染料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第85-86页
        5.3.5 染料的电化学性质第86-87页
        5.3.6 染料的光伏性能第87-89页
        5.3.7 强度调制光电压测试(IMVS)第89-90页
    5.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2页
第六章 液晶聚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DSSCs对电极的性能研究第92-106页
    6.1 引言第92-93页
    6.2 实验部分第93-98页
        6.2.1 仪器与试剂第93页
        6.2.2 EDOT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第93-9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98-101页
        6.3.1 单体和聚合物的红外表征第98页
        6.3.2 聚合物薄膜的扫描电镜表征第98-99页
        6.3.3 聚合物薄膜的偏光显微镜表征第99页
        6.3.4 聚合物薄膜的热重分析第99-100页
        6.3.5 液晶EDOT膜的电化学性能第100-101页
    6.4 液晶EDOT膜DSSCs的性能表征第101-104页
    6.5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6页
第七章 N,B-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作为对电极在DSSCs中的应用与研究第106-118页
    7.1 前言第106页
    7.2 实验部分第106-107页
        7.2.1 N,B-掺杂的石墨烯的制备第106-107页
        7.2.2 N,B-掺杂石墨烯对电极的制备第107页
        7.2.3 N,B-掺杂石墨烯对电极的表征及光伏性能测试第107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07-116页
        7.3.1 N,B-掺杂石墨烯的拉曼表征第107-108页
        7.3.2 N,B-掺杂石墨烯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第108-109页
        7.3.3 掺杂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分析第109-110页
        7.3.4 N,B-掺杂石墨烯的XRD表征第110页
        7.3.5 N,B-掺杂石墨烯的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第110-111页
        7.3.6 N,B-掺杂石墨烯对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第111-115页
        7.3.7 N,B-掺杂石墨烯的光电性能第115-116页
    7.4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18页
全文总结第118-12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0-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MEFF2与lncRNA GAS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乳酸在肿瘤适应葡萄糖缺乏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