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0.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0.2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第10页 |
0.3 越南的建筑节能状况和国内相关研究状态 | 第10-11页 |
0.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第11页 |
0.5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0.5.1 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0.5.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筒式住宅的定义、发展与演变 | 第13-32页 |
1.1 简介 | 第13-14页 |
1.2“筒式住宅”与相似建筑类型 | 第14-15页 |
1.3 传统筒式住宅的演变 | 第15-17页 |
1.4 河内的传统筒式住宅的特点 | 第17-25页 |
1.4.1 传统筒式住宅是可适应气候的生态建筑 | 第18-22页 |
1.4.2 筒式住宅拥有可扩展的空间组成 | 第22页 |
1.4.3 筒式住宅具有高效的生态群组构成 | 第22页 |
1.4.4 传统筒式住宅在视觉上有较好的比例 | 第22-23页 |
1.4.5 在与现代住宅相同的密度条件下,筒式住宅具有先进的社区连接和能源使用方式 | 第23-25页 |
1.5 在河内的老城区“新筒式住宅” | 第25-30页 |
1.5.1 传统筒式住宅消失,出现新筒式住宅 | 第25-26页 |
1.5.2 在其他非历史区的“新筒式住宅” | 第26-27页 |
1.5.3“新筒式住宅”的类型学 | 第27-29页 |
1.5.4 新筒式住宅在创造舒适环境方面的缺点 | 第29-30页 |
1.6“传统筒式住宅”与“新筒式住宅”的特征比较 | 第30-31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章 自然通风设计 | 第32-44页 |
2.1 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 | 第32-34页 |
2.1.1 风压通风 | 第32-33页 |
2.1.2 热压通风 | 第33-34页 |
2.1.3 风压与热压相结合通风 | 第34页 |
2.2 被动式通风在湿热地区的意义 | 第34-35页 |
2.3 影响自然通风的原因 | 第35页 |
2.4 自然通风设计的类型 | 第35-38页 |
2.4.1 直流式通风(穿堂风) | 第35-36页 |
2.4.2 垂直通风(烟囱效应,Bernoulli原理) | 第36-37页 |
2.4.3 夜间通风 | 第37-38页 |
2.5 建筑的平面布局与自然通风 | 第38-39页 |
2.6 外围护结构与自然通风 | 第39-43页 |
2.6.1 门窗(透明的外围护结构)与自然通风 | 第39-41页 |
2.6.2 挡风板与导风板 | 第41-42页 |
2.6.3 通透的外围护结构 | 第42页 |
2.6.4 双层屋顶 | 第42-4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建筑遮阳设计 | 第44-59页 |
3.1 越南外遮阳结构设计的现存问题 | 第44-45页 |
3.2 遮阳结构设计 | 第45页 |
3.3 影响遮阳结构设计的元素 | 第45-47页 |
3.4 建筑遮阳结构的作用和要求 | 第47-48页 |
3.5 河内的遮阳设计与太阳辐射特征 | 第48-51页 |
3.5.1 河内地区的太阳轨迹 | 第48-49页 |
3.5.2 遮阳结构的效果评估方法 | 第49-51页 |
3.6 遮阳结构的类型 | 第51-55页 |
3.6.1 不可调节的固定遮阳结构 | 第52-54页 |
3.6.2 可调节的固定遮阳结构 | 第54-55页 |
3.7 建筑自遮阳 | 第55-56页 |
3.8 遮阳方案和遮阳结构的选择 | 第56-59页 |
第四章 筒式住宅的外围护结构(非门窗部分)隔热设计 | 第59-64页 |
4.1 建筑外围护结构(非门窗部分)隔热设计原理 | 第59-60页 |
4.1.1 利用和改造周边环境 | 第59-60页 |
4.1.2 街道的方向与建筑的隔热设计 | 第60页 |
4.1.3 建筑外部环境的被动式隔热设计 | 第60页 |
4.2 非门窗的外围护结构遮阳层设计 | 第60-62页 |
4.2.1 使用建筑构件进行遮阳 | 第61页 |
4.2.2 使用绿化和植被进行遮阳 | 第61-62页 |
4.3 墙壁和屋顶通过自身的构造进行隔热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筒式住宅可适应湿热带气候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64-105页 |
5.1 Q10房/Studio8 Vietnam | 第64-68页 |
5.2 堆叠的树木 / Vo Trong Nghia Architects | 第68-71页 |
5.3 黄蜂房 / Tropical Space | 第71-73页 |
5.4 B房 / i.House 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 | 第73-76页 |
5.5 The Gills / Cong Sinh Architects | 第76-79页 |
5.6 The Nest | 第79-84页 |
5.7 K House | 第84-89页 |
5.8 Le Binh-House | 第89-94页 |
5.9 Anh房 | 第94-99页 |
5.10 平盛房 | 第99-103页 |
5.11 案例总结 | 第103-105页 |
结语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学情况说明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