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2.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2-15页 |
1.2.2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机理 | 第15-16页 |
1.2.3 植物的耐盐机制 | 第16-18页 |
1.2.4 水杨酸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 第18-2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 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 第21-22页 |
2.2.1 材料的培养 | 第21页 |
2.2.2 材料的处理 | 第21-22页 |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2.3.1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3.2 主要试验试剂 | 第22-23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23-29页 |
2.4.1 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第23页 |
2.4.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2.4.3 电解质外渗率的测定 | 第23-24页 |
2.4.4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2.4.5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2.4.6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2.4.7 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 第25-27页 |
2.4.8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关键物质含量和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第27-29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4页 |
3.1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3.3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电解质叶片外渗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5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叶片O_2~(·-)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6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叶片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34页 |
3.7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3.7.1 外源SA对盐胁迫下SOD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3.7.2 外源SA对盐胁迫下POD活性的影响 | 第35页 |
3.7.3 外源SA对盐胁迫下CAT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3.8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叶片AsA-GSH循环的影响 | 第36-40页 |
3.8.1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8.2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8.3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APX活性的影响 | 第38页 |
3.8.4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DHAR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8.5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MDHAR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8.6 外源SA对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GR活性的影响 | 第40页 |
3.9 生理指标与NaCl浓度和SA浓度间的方差分析 | 第40-42页 |
3.10 生理指标与NaCl浓度和SA浓度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2-44页 |
4 讨论 | 第44-47页 |
4.1 外源SA与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关系 | 第44页 |
4.2 外源SA与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 第44页 |
4.3 外源SA与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 第44-45页 |
4.4 外源SA与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关系 | 第45-47页 |
4.4.1 外源SA与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SOD、POD、CAT活性的关系 | 第45页 |
4.4.2 外源SA与盐胁迫下唐古特白刺AsA-GSH循环的关系 | 第45-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