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煤炭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煤炭产业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3页 |
2.1 竞争力来源及分类 | 第18页 |
2.1.1 竞争力来源 | 第18页 |
2.1.2 竞争力分类 | 第18页 |
2.2 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概念 | 第18-21页 |
2.2.1 竞争力的含义 | 第18-19页 |
2.2.2 产业竞争力的性质 | 第19-20页 |
2.2.3 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2.3 煤炭产业竞争力内涵 | 第21-23页 |
2.3.1 煤炭产业固有属性 | 第21页 |
2.3.2 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34页 |
3.1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23-25页 |
3.1.1 我国煤炭分布情况 | 第23页 |
3.1.2 我国煤炭运输格局 | 第23-24页 |
3.1.3 我国煤炭供需现状 | 第24-25页 |
3.1.4 我国煤炭进出口状况 | 第25页 |
3.2 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特点分析 | 第25-30页 |
3.2.1 煤炭产业竞争力有资源专有性 | 第25-26页 |
3.2.2 煤炭产业集中度不高,竞争缺乏集约性 | 第26-28页 |
3.2.3 煤炭产业体系相互影响 | 第28-29页 |
3.2.4 煤炭生产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 | 第29-30页 |
3.2.5 煤炭产业竞争技术水平偏低 | 第30页 |
3.3 煤炭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4页 |
第四章 煤炭产业竞争力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 第34-42页 |
4.1 竞争力指标设计 | 第34-39页 |
4.1.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4.1.2 指标设计思路 | 第35-36页 |
4.1.3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页 |
4.1.4 评价指标说明 | 第36-39页 |
4.2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39-42页 |
4.2.1 企业竞争力评价常用方法 | 第39页 |
4.2.2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9-42页 |
第五章 我国煤炭产业横向竞争力评价 | 第42-51页 |
5.1 确定指标权重 | 第42-45页 |
5.2 指标数据的选取 | 第45页 |
5.3 数据处理 | 第45-47页 |
5.4 指标处理结果 | 第47-48页 |
5.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评价 | 第48-49页 |
5.6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对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建议 | 第51-55页 |
6.1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51-52页 |
6.2 国家宏观调控 | 第52-53页 |
6.3 煤炭企业自身调整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0-61页 |
承诺书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