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9-13页 |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四)本研究说明的问题 | 第13页 |
| 一、宗教信仰及其传统辩护 | 第13-25页 |
| (一)宗教信仰 | 第13-18页 |
| (二)宗教信仰的启示论 | 第18-21页 |
| (三)宗教信仰的理性论证 | 第21-25页 |
| 二、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对宗教信仰起源的批判 | 第25-32页 |
| (一)弗洛伊德对宗教信仰起源的心理学分析 | 第25-27页 |
| (二)马克思对宗教信仰起源的社会学分析 | 第27-30页 |
| (三)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共同否决了宗教信仰的神圣起源 | 第30-32页 |
| 三、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对宗教信仰本质的批判 | 第32-39页 |
| (一)弗洛伊德:宗教提供一个幻觉的未来 | 第32-35页 |
| (二)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 第35-38页 |
| (三)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一致指出了宗教信仰的欺骗性 | 第38-39页 |
| 四、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对宗教信仰批判的两个重要结论 | 第39-47页 |
| (一) 宗教信仰是理性功能受到损害的认知错误的产物 | 第39-43页 |
| (二) 宗教信仰是一种病态 | 第43-47页 |
| 注释 | 第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