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纪念性建筑论文--陵墓、陵园论文

开放式的城市墓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固原生态墓园景观设计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2 城市墓园景观相关概念研究第10-11页
        1.2.1 墓园的定义第10页
        1.2.2 城市墓园的定义第10页
        1.2.3 城市墓园景观的定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墓园研究成果第11-13页
        1.3.1 国外研究成果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成果第12-13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4.1 研究的目的第13-14页
        1.4.2 研究的意义第14页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7页
        1.5.1 研究的内容第14页
        1.5.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3 论文技术路线图第15-17页
2 城市墓园景观基础性研究分析第17-33页
    2.1 我国墓园的概况第17-22页
        2.1.1 我国墓园的发展史第17-18页
        2.1.2 城市墓园景观的分类第18-19页
        2.1.3 城市墓园景观的基本构成第19-22页
    2.2 城市墓园景观设计相关基础理论第22-24页
        2.2.1 现代园林景观理论第22-23页
        2.2.2 文脉主义理论第23页
        2.2.3 新殡葬文化的构筑第23-24页
    2.3 墓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第24-30页
        2.3.1 上海福寿园第24-26页
        2.3.2 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第26-27页
        2.3.3 阿姆斯特丹公墓第27-28页
        2.3.4 莱克伍德园公墓第28-30页
    2.4 我国城市墓园景观设计面临的困境第30-31页
        2.4.1 影响城市环境第30页
        2.4.2 观赏面有限第30页
        2.4.3 景观功能单一第30-31页
        2.4.4 植物景观单一第31页
        2.4.5 边界过渡生硬第31页
        2.4.6 缺乏情感关怀第31页
        2.4.7 地域风格缺失第31页
    2.5 小结第31-33页
3 开放式的城市墓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第33-47页
    3.1 开放式的城市墓园景观设计原则第33-34页
        3.1.1 复合化的功能第33页
        3.1.2 多样化的空间第33页
        3.1.3 丰富的植物景观第33页
        3.1.4 以人为本的理念第33页
        3.1.5 深刻的文化内涵第33-34页
    3.2“融”融合地域特征第34-35页
        3.2.1 自然特征第34-35页
        3.2.2 文化特征第35页
    3.3“汇”汇聚多种功能第35-41页
        3.3.1 殡葬功能第35-36页
        3.3.2 旅游功能第36-37页
        3.3.3 生态功能第37-39页
        3.3.4 欣赏功能第39-41页
    3.4“贯”贯穿全园的道路网第41-42页
        3.4.1 因地制宜的设计第41-42页
        3.4.2 合理的道路分级第42页
    3.5“通”通连城市环境第42-44页
        3.5.1 较高的交通可达性第43页
        3.5.2 丰富的出入口设计第43页
        3.5.3 柔和的边界设计第43-44页
    3.6 开放式城市墓园景观设计的意义第44-45页
        3.6.1 对城市的意义第44页
        3.6.2 对人的意义第44-45页
    3.7 小结第45-47页
4 固原生态墓园景观设计第47-67页
    4.1 项目的基本概况第47-52页
        4.1.1 设计前期分析第47-50页
        4.1.2 市场分析第50-52页
    4.2 设计构想及原则第52-53页
        4.2.1 设计构想第52页
        4.2.2 设计原则第52-53页
    4.3 墓园功能分区及主要景观节点设计第53-65页
        4.3.1 分区设计第53-64页
        4.3.2 道路设计第64-65页
        4.3.3 墓碑设计第65页
    4.4 墓园植物设计第65-66页
        4.4.1 生态隔离区植物设计第65页
        4.4.2 墓区植物设计第65-66页
        4.4.3 滨水休闲区植物设计第66页
    4.5 小结第66-67页
5 结论第67-69页
致谢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73-75页
图表目录第75-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北地区A油田z井区长4+5油层组剩余油分布研究
下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区域延长组长8层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