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农场论文

山东省济宁市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1-16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对现有研究的述评第15-16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页
        (一)研究思路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页
    四、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16-18页
        (一)理论意义第17页
        (二)实践意义第17-18页
    五、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18-19页
        (一)研究的重难点第18页
        (二)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家庭农场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第19-28页
    一、研究的相关理论第19-23页
        (一)地租理论第19页
        (二)规模经营理论第19-20页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化大农业理论第20-21页
        (四)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23页
    二、家庭农场的内涵界定第23页
    三、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第23-28页
        (一)国外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第23-24页
        (二)国内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第24-26页
        (三)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济宁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和问题第28-36页
    一、济宁市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第28-29页
        (一)自然条件优势第28页
        (二)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第28-29页
        (三)良好的文化基础作支撑第29页
    二、济宁市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第29-32页
        (一)经营规模适度,发展势头良好第29-30页
        (二)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发展精耕细作第30页
        (三)经营产品多样,粮食生产占主导,机械化水平高第30-31页
        (四)示范农场的带动作用明显第31页
        (五)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较好第31页
        (六)注重质量和品牌的推广第31-32页
        (七)加强合作,互利共赢第32页
    二、济宁市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2-36页
        (一)土地流转不规范,规模化不足第32页
        (二)实用人才匮乏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第32-33页
        (三)相关政策扶持不足第33-34页
        (四)缺乏技术、资金的支持第34-35页
        (五)社会化服务程度低第35页
        (六)基础设施落后第35-36页
第四章 济宁市家庭农场的发展对策第36-48页
    一、健全土地流转体系第36-38页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第36页
        (二)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第36-38页
    二、政策支持第38-41页
        (一)拓展融资渠道第38-39页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39-40页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第40页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40-41页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第41-42页
    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第42-45页
        (一)创新社会化服务第43页
        (二)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第43-45页
        (三)建立信息平台第45页
    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第45-48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48-56页
    一、结论第48-49页
    二、对我国家庭农场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展望第49-56页
        (一)家庭农场的发展要循序渐进第49-50页
        (二)适度规模经营要把握好“度”第50-52页
        (三)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农场发展的制度环境第52-54页
        (四)实施鼓励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支持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3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彩画中具有民族风味的形式美--水彩画《雪域》创作思考与实践
下一篇:论保险合同中的“自杀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