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1 甲状腺激素 | 第16-21页 |
1.1 甲状腺激素在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 甲状腺激素在头索和尾索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 甲状腺激素在低等无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在长牡蛎中研究甲状腺激素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2 核受体家族 | 第21-27页 |
2.1 核受体的结构 | 第22-24页 |
2.2 核受体的命名和分类 | 第24页 |
2.3 核受体家族的进化 | 第24-25页 |
2.4 软体动物中的核受体研究 | 第25-26页 |
2.5 核受体与异源污染物 | 第26-27页 |
第二章、长牡蛎甲状腺激素及其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功能研究 | 第27-116页 |
1 材料方法 | 第27-53页 |
1.1 牡蛎样品的收集 | 第27页 |
1.2 甲状腺激素的提取与检测 | 第27-31页 |
1.3 药物处理 | 第31-32页 |
1.4 RNA提取与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32页 |
1.5 牡蛎甲状腺激素关键基因的克隆 | 第32-35页 |
1.6 牡蛎甲状腺激素关键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的克隆 | 第35-36页 |
1.7 荧光定量PCR | 第36-37页 |
1.8 抗体的制备 | 第37页 |
1.9 Western blotting | 第37-38页 |
1.10 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38-40页 |
1.11 蛋白的原核重组表达 | 第40-41页 |
1.12 凝胶迁移电泳(EMSA) | 第41-45页 |
1.13 亚细胞定位实验 | 第45-47页 |
1.14 荧光双报告试验 | 第47-50页 |
1.15 CgTR蛋白的同源模建与分子对接 | 第50-53页 |
2 结果 | 第53-106页 |
2.1 长牡蛎中甲状腺激素的定性定量检测 | 第53-57页 |
2.2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57-68页 |
2.3 脱碘酶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68-78页 |
2.4 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 第78-106页 |
3 讨论 | 第106-114页 |
3.1 甲状腺激素在牡蛎中存在并有生理功能 | 第107-109页 |
3.2 牡蛎可能自体合成甲状腺激素 | 第109-110页 |
3.3 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关键酶——脱碘酶 | 第110-112页 |
3.4 甲状腺激素受体CgTR的功能 | 第112-114页 |
4 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三章、视黄酸X受体RXR的功能研究 | 第116-12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6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116-123页 |
2.1 牡蛎RXR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116-117页 |
2.2 牡蛎RXR的进化分析 | 第117-118页 |
2.3 牡蛎RXR在不同发育时期和组织的表达模式 | 第118-119页 |
2.4 CgRXR定位于细胞核 | 第119-120页 |
2.5 CgRXR的转录激活活性 | 第120-122页 |
2.6 CgRXR的DNA结合特性 | 第122-123页 |
3 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四章、新的核受体亚家族NR8的进化分析和CgNR8A1的功能研究 | 第124-139页 |
1 材料方法 | 第124-126页 |
1.1 样品收集,RNA提取,cDNA合成 | 第124页 |
1.2 CgNR8A1的克隆与基因结构分析 | 第124页 |
1.3 CgNR8A1同源基因的搜索 | 第124页 |
1.4 序列分析和进化树的构建 | 第124页 |
1.5 荧光定量PCR | 第124页 |
1.6 亚细胞定位 | 第124页 |
1.7 原核表达和凝胶迁移电泳试验 | 第124-125页 |
1.8 酵母双杂交试验 | 第125-126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126-138页 |
2.1 CgNR8A1基因序列和结构 | 第126-128页 |
2.2 CgNR8A1的序列分析 | 第128-131页 |
2.3 NR8A1s的进化分析 | 第131-133页 |
2.4 核受体家族的起源与进化 | 第133-135页 |
2.5 核受体CgNR8A1定位于细胞核 | 第135页 |
2.6 核受体CgNR8A1在不同发育时期和组织中的表达 | 第135-136页 |
2.7 核受体CgNR8A1的DNA结合特性 | 第136-138页 |
3 小结 | 第138-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0页 |
作者简介 | 第150-1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