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昂格尔法律变迁理论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5页
 一、写作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1-13页
  (一) 写作背景第11-12页
  (二) 选题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本文重点和难点第14-15页
  (一) 本文重点第14页
  (二) 本文难点第14-15页
第二章 昂格尔法律变迁理论的产生第15-22页
 一、美国的社会背景和昂格尔的自身经历第15-16页
  (一) 社会背景第15-16页
  (二) 昂格尔自身的经历第16页
 二、思想理论渊源第16-20页
  (一) 对马克斯·韦伯法律思想的借鉴第16-18页
  (二) 对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发展第18-20页
 三、提出法律变迁理论的缘由第20-22页
第三章 法律变迁理论的具体内容第22-41页
 一、法律变迁理论的理论前提第22-26页
  (一) 批判的社会理论第22-23页
  (二) 社会形态与法律类型第23-24页
  (三) 比较法律文化理论第24-25页
  (四) 法律的多元性第25-26页
 二、法律变迁理论的具体内容第26-38页
  (一) 部落社会——习惯法第27-29页
  (二) 贵族社会——官僚法第29-32页
  (三) 自由主义社会——法律秩序第32-36页
  (四) 后自由主义社会——法治的解体第36-38页
 三、法律变迁理论的中国应用第38-41页
第四章 昂格尔法律变迁理论与相关学说的比较第41-53页
 一、韦伯、庞德、伯克利学派法律发展理论与昂格尔法律变迁理论的比较第41-51页
  (一) 法律的概念第41-44页
  (二) 法律类型的模式第44-47页
  (三) 法律变迁的评价标准第47-48页
  (四) 法治第48-51页
 二、马克思的法律发展观与昂格尔法律变迁理论的比较第51-53页
  (一) 法律发展的轨迹第51页
  (二) 法的本质第51-53页
第五章 对昂格尔法律变迁理论的评价与中国式反思第53-58页
 一、昂格尔法律变迁理论的学术贡献与理论困境第53-55页
  (一) 对社会与法律关系的深刻阐释第53页
  (二) 创新了法学研究的方法第53-54页
  (三) 法治建设的途径第54-55页
 二、昂格尔法律变迁理论的中国式反思第55-58页
  (一) 反思中国的法治建设第55-56页
  (二) 谨慎对待法律的工具价值,深思现代社会中的法治问题第56-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后记第63-6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解析与反思
下一篇: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及其困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