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ZnO纳米线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结构与气相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5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 纳米催化研究现状第15-28页
        1.2.1 纳米催化中的尺寸效应第15-16页
        1.2.2 纳米催化中的形貌效应第16-18页
        1.2.3 纳米催化剂的失活第18-21页
        1.2.4 金属纳米粒子的稳定化处理第21-28页
    1.3 纳米氧化锌材料研究现状第28-34页
        1.3.1 氧化锌的晶体结构和特性第28页
        1.3.2 氧化锌纳米线的合成第28-30页
        1.3.3 纳米氧化锌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第30-34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4-3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5-42页
    2.1 实验材料第35-37页
        2.1.1 化学试剂第35-36页
        2.1.2 仪器和设备第36-37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37-38页
        2.2.1 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第37页
        2.2.2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第37-38页
    2.3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38-40页
        2.3.1 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第38-39页
        2.3.2 水煤气变换反应第39页
        2.3.3 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第39-40页
        2.3.4 催化剂活化能和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第40页
    2.4 催化剂的表征第40-42页
        2.4.1 X射线衍射(XRD)第40页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40-41页
        2.4.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BET)第41页
        2.4.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第41页
        2.4.5 热重分析(TG)第41页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41页
        2.4.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41页
        2.4.8 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AC-STEM)第41-42页
第3章 Au/ZnO纳米线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第42-72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Au/Zn O纳米线催化剂的制备第42-46页
        3.2.1 制备方法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3-44页
        3.2.2 反应液p H值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4-45页
        3.2.3 反应液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5-46页
        3.2.4 金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6页
    3.3 Au/Zn O纳米线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第46-61页
        3.3.1 BET和ICP表征第47页
        3.3.2 XRD表征第47-49页
        3.3.3 XPS表征第49-52页
        3.3.4 SEM, TEM和STEM表征第52-61页
    3.4 Au/Zn O纳米线催化剂的稳定性第61-68页
        3.4.1 Au/ZnO NW催化剂的耐储存性第61-62页
        3.4.2 Au/ZnO NW催化剂的反应稳定性第62-65页
        3.4.3 Au/ZnO NW催化剂的抗烧结性能第65-68页
    3.5 反应速率与金纳米粒子尺寸效应的关联第68-71页
    3.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4章 Pt/ZnO纳米线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第72-94页
    4.1 引言第72页
    4.2 Pt/Zn O纳米线催化剂的制备第72-75页
        4.2.1 制备方法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73-74页
        4.2.2 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74-75页
    4.3 Pt/Zn O纳米线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第75-86页
        4.3.1 BET和ICP表征第75页
        4.3.2 XRD表征第75-76页
        4.3.3 XPS表征第76-79页
        4.3.4 TEM和STEM表征第79-86页
    4.4 Pt/Zn O纳米线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第86-90页
    4.5 Pt/Zn O纳米线催化剂的稳定性第90-93页
    4.6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5章 Pd/ZnO纳米线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第94-134页
    5.1 引言第94页
    5.2 负载金属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第94-97页
    5.3 载体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第97-99页
    5.4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第99-100页
    5.5 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100-112页
        5.5.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第101-106页
        5.5.2 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第106-112页
    5.6 还原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112-125页
        5.6.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第112-118页
        5.6.2 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第118-125页
    5.7 Pd/Zn O纳米线催化剂的稳定性第125-132页
    5.8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结论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52-155页
致谢第155-156页
个人简历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储海水淡化联产直流微网的运行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Snake分割和SVM的宫颈细胞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