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唐宪宗“元和中兴”功臣群体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6页
    0.1“功臣”概念的界定及选题缘由第9-10页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0.3 主要思路与创新之处第13-16页
1 唐宪宗“元和中兴”功臣群体的分类、特点、出身及入仕途径第16-33页
    1.1 唐宪宗“元和中兴”功臣群体的分类第16-27页
        1.1.1 定策功臣第16-20页
        1.1.2 平藩功臣第20-25页
        1.1.3 定边功臣第25-27页
    1.2 唐宪宗“元和中兴”功臣群体的特点第27-31页
        1.2.1 定策功臣的特点第27-28页
        1.2.2 平藩功臣的特点第28-30页
        1.2.3 定边功臣的特点第30-31页
    1.3 唐宪宗“元和中兴”功臣群体出身及入仕途径第31-33页
2 唐宪宗“元和中兴”功臣群体封赏的种类、特点和作用第33-42页
    2.1 唐宪宗“元和中兴”功臣群体封赏种类第33-38页
        2.1.1 物质赏赐第33-35页
        2.1.2 精神表彰第35-38页
    2.2 唐宪宗“元和中兴”功臣群体封赏特点第38-40页
    2.3 唐宪宗“元和中兴”功臣群体封赏作用第40-42页
        2.3.1 封赏能够激励将士作战第40页
        2.3.2 封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政治氛围第40-41页
        2.3.3 封赏有利于巩固政权第41-42页
3 唐宪宗“元和中兴”功臣群体的结局和影响第42-46页
    3.1 功臣结局第42-43页
    3.2 历史影响第43-46页
        3.2.1 促成元和中兴第43页
        3.2.2 延长国祚第43-44页
        3.2.3 牛李党争的源头第44-45页
        3.2.4 君臣关系变化第45-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对环境污染的认知及防治行为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日报》新闻专题报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