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5种树木吸收重金属能力比较与土壤污染历史重建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1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第11-13页
        1.1.1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第11页
        1.1.2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第11页
        1.1.3 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种类研究第11-12页
        1.1.4 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 树木年轮化学在重建污染历史方面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1 树木年轮化学的原理及优势第13页
        1.2.2 树木年轮化学在重建污染历史方面的研究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16-19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16-17页
        2.1.1 地理位置第16页
        2.1.2 地质与地貌概况第16页
        2.1.3 气候条件第16页
        2.1.4 水文条件第16页
        2.1.5 土壤特征第16页
        2.1.6 植被概况第16-17页
    2.2 社会经济状况第17页
    2.3 土壤污染状况第17-19页
        2.3.1 矿产资源及开发状况第17页
        2.3.2 土壤污染历史及现状第17-19页
第三章 树木吸收重金属能力比较及年轮重金属动态变化研究第19-41页
    3.1 树种选择第19页
    3.2 采样点介绍第19-20页
    3.3 年轮样本采集及处理第20-22页
        3.3.1 采样地点勘察第20页
        3.3.2 年轮样品采集第20页
        3.3.3 年轮样品预处理第20-21页
        3.3.4 年轮样品扫描与图像采集第21-22页
        3.3.5 年轮样品定年第22页
        3.3.6 年轮重金属测定第22页
        3.3.7 数据整理与分析第22页
    3.4 结果及分析第22-36页
        3.4.1 不同树种定年分析第22-23页
        3.4.2 不同树种对重金属吸收系数的比较分析第23-25页
        3.4.3 不同树种重金属含量历史动态变化分析第25-26页
        3.4.4 不同年龄段的刺槐吸收重金属含量(能力)的比较第26-33页
        3.4.5 不同树种年轮重金属间相关性分析第33-35页
        3.4.6 重金属污染与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第35-36页
    3.5 小结第36-37页
    3.6 讨论第37-41页
第四章 栖霞山土壤重金属污染历史的重建第41-57页
    4.1 土壤样本采集及处理第41-43页
        4.1.1 采样点的设置第41页
        4.1.2 土壤样品采集第41-42页
        4.1.3 土壤样品预处理第42-43页
        4.1.4 土壤样品分析第43页
        4.1.5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43页
    4.2 结果及分析第43-54页
        4.2.1 研究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第43页
        4.2.2 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的总体特征第43-44页
        4.2.3 重金属污染评价第44-46页
        4.2.4 不同树种年轮与其根部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第46-48页
        4.2.5 相同年龄的刺槐年轮与其根部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第48-51页
        4.2.6 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历史变迁研究第51-54页
    4.3 小结第54-55页
    4.4 讨论第55-57页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5.1 主要结论第57-58页
    5.2 问题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酒店智能化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下一篇:河源市农村饮水安全政府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