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法律地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1.4.1 民事主体理论 | 第11-12页 |
1.4.2 公共规制理论 | 第12页 |
1.4.3 法治统一原则 | 第12页 |
1.4.4 企业形式法定主义 | 第12-13页 |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5.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5.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5.3 研究评述 | 第15页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6.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6.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7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 第18-22页 |
2.1 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兴起 | 第18-19页 |
2.2 家庭农场的发展程度 | 第19-20页 |
2.2.1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总体状况 | 第19页 |
2.2.2 我国地方家庭农场发展的实践状况 | 第19-20页 |
2.3 中央和地方相关政策和立法状况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家庭农场法律地位的内容与问题 | 第22-27页 |
3.1 我国民事主体的类型 | 第22-23页 |
3.2 家庭农场法律地位的问题 | 第23-27页 |
3.2.1 家庭农场的内涵界定不明确 | 第23-25页 |
3.2.2 各地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迥异 | 第25页 |
3.2.3 家庭农场注册与登记问题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国外关于家庭农场的法律规定与启示 | 第27-32页 |
4.1 国外关于家庭农场的法律规定 | 第27-30页 |
4.1.1 美国关于家庭农场的法律规定 | 第27-28页 |
4.1.2 俄罗斯关于家庭农场的法律规定 | 第28-29页 |
4.1.3 日本关于家庭农场的法律规定 | 第29-30页 |
4.2 国外家庭农场法律规定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的思考 | 第32-38页 |
5.1 准确界定家庭农场的内涵 | 第32-33页 |
5.2 赋予家庭农场明确的法律地位 | 第33-36页 |
5.3 规范家庭农场登记注册 | 第36-3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8-4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8-3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