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来源研究--李文凯不作为强奸案分析
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案由 | 第12页 |
二、基本案情 | 第12页 |
三、争议观点及争议焦点 | 第12-14页 |
(一) 争议观点和理由 | 第12-13页 |
(二) 争议焦点 | 第13-14页 |
四、本案争议之法理分析 | 第14-22页 |
(一) 行为人行为性质分析 | 第14-15页 |
(二) 司机是否具有作为义务 | 第15-21页 |
1. 不作为犯罪概述 | 第15页 |
2. 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来源理论分析 | 第15-18页 |
3. 司机行为是否违反作为义务 | 第18-21页 |
4. 司机行为认定 | 第21页 |
(三) 司机的不作为行为应受刑法处罚 | 第21-22页 |
(四) 结论 | 第22页 |
五、余论:形式主义作为义务 | 第22-32页 |
(一) 坚持形式主义作为义务来源 | 第22-25页 |
1. 实质主义和二元说存在不足,适用性低 | 第22-23页 |
2. 坚持形式主义是中国国情的需要 | 第23-25页 |
(二) 形式主义作为义务来源的完善 | 第25-32页 |
1. 理论上扩大形式主义义务来源 | 第25-30页 |
2. 司法实务中弥补形式主义不足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