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17页 |
| 1. 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的认识 | 第11-15页 |
| 1.1 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研究 | 第11页 |
| 1.2 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发病因素及机制 | 第11-14页 |
| 1.3 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西医治疗 | 第14-15页 |
| 2. 中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 第15-16页 |
| 2.1 病因病机 | 第15页 |
| 2.2 辨证论治 | 第15页 |
| 2.3 针灸、推拿治疗 | 第15-16页 |
| 3. 实验研究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7-24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 2.1 病例来源 | 第17页 |
| 2.2 诊断标准 | 第17页 |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7-18页 |
| 2.4 排除标准 | 第18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3.1 给药方法 | 第18页 |
| 3.2 观察指标 | 第18-19页 |
| 3.3 疗效评价标准及检查方法 | 第19-20页 |
| 3.4 数据统计方法 | 第20页 |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0-24页 |
| 4.1 可比性分析 | 第20-22页 |
| 4.2 疗效指标评价 | 第22-23页 |
| 4.3 安全性分析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第24-26页 |
| 1. 肠激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总结 | 第24页 |
| 1.1 对临床症状的疗效 | 第24页 |
| 1.2 胃排空率的改变 | 第24页 |
| 1.3 结肠传输率的改变 | 第24页 |
| 2. 肠激宁方组方分析 | 第24-26页 |
| 2.1 中医理论分析 | 第24-25页 |
| 2.2 现代药理分析 | 第25-26页 |
| 结语 | 第26-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32页 |
| 附录 | 第32-39页 |
| 英文缩略语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