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适老性社区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1.3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3-21页
        1.2.1 理论研究第13-14页
        1.2.2 发展模式研究第14-21页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21-22页
        1.3.1 研究对象第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 研究内容、依据和框架第22-24页
        1.4.1 研究内容第22页
        1.4.2 研究依据第22-23页
        1.4.3 研究框架第23-24页
第二章 环境行为学理论借鉴与设计策略框架的提出第24-34页
    2.1 环境行为学的理论借鉴第24-26页
        2.1.1 环境行为学理论基础第24页
        2.1.2 环境行为学中适老性相关理论提取第24-26页
    2.2 社区老年人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第26-28页
        2.2.1 老年人心理特征分析第26-27页
        2.2.2 老年人行为分析第27-28页
    2.3 社区现存问题调研分析第28-31页
        2.3.1 与社会零互动的孤岛社区第28-29页
        2.3.2 规模庞大功能单一的刻板社区第29-31页
        2.3.3 普通住区加无障碍的机械设计模式第31页
    2.4 设计策略第31-32页
        2.4.1 “重交往空间”设计策略第31-32页
        2.4.2 “促参与空间”设计策略第32页
        2.4.3 “强归属空间”设计策略第32页
        2.4.4 “高安全空间”设计策略第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重交往空间”设计策略第34-46页
    3.1 社区与周边互动化第34-36页
        3.1.1 社区边界柔化处理第34-36页
        3.1.2 服务设施共享第36页
    3.2 组团之间渗透化第36-38页
        3.2.1 组团连续化第36-38页
        3.2.2 局部空间通透化第38页
    3.3 组团内部院落化第38-42页
        3.3.1 围合化空间布局第39-40页
        3.3.2 邻里间纽带化联系第40-42页
    3.4 社区多系统复合化第42-45页
        3.4.1 系统功能综合化第42-43页
        3.4.2 节点空间丰富化第43-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促参与空间”设计策略第46-54页
    4.1 由居民主导介入的促参与空间第46-50页
        4.1.1 绿地种植互动系统第46-48页
        4.1.2 亲水环境互动系统第48-50页
    4.4 由社区组织介入的促参与空间第50-52页
        4.4.1 小手工艺车间的加设第50-51页
        4.4.2 老年人工作室的设立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强归属空间”设计策略第54-68页
    5.1 社区氛围渲染第54-56页
        5.1.1 集体回忆氛围的营造第54-56页
        5.1.2 主题性活动区域的营造第56页
    5.2 领域分级包容化第56-61页
        5.2.1 公共活动领域分级包容化第57-59页
        5.2.2 护理生活领域分级包容化第59-61页
    5.3 生活空间共融化第61-66页
        5.3.1 针对行为的共融化生活空间第62-65页
        5.3.2 针对自然的共融化生活空间第65-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高安全空间”设计策略第68-78页
    6.1 刺猥法则下的空间配置模式第68-69页
        6.1.1 刺猬法则下的积极情绪引导第68页
        6.1.2 老年人群空间配置模式第68-69页
    6.2 服务性场所及设施的三维化第69-71页
        6.2.1 服务性场所的三维网状组织第69-70页
        6.2.2 服务设施的三维网状组织第70-71页
    6.3 老年居住空间通畅化第71-74页
        6.3.1 空间合一化第71-73页
        6.3.2 流线环路化第73-74页
    6.4 对社区空间的功能性补偿第74-76页
        6.4.1 心理疏导空间补偿第74页
        6.4.2 宗教服务空间补偿第74-75页
        6.4.3 劳作教育空间补偿第75-76页
    6.5 羊群效应下的安全疏散第76-77页
        6.5.1 羊群行为形成的过程机理第76页
        6.5.2 老年居民的羊群行为对疏散的影响作用第76页
        6.5.3 针对羊群行为的社区空间诱导第76-77页
    6.6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七章 结论第78-80页
    7.1 总结第78页
    7.2 不足第78页
    7.3 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作者简介第82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寒地轻钢装配式住宅节能设计研究
下一篇:油田采油废水处理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