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的一般理论 | 第10-18页 |
1.1 出租车行业的属性和特征 | 第10-11页 |
1.1.1 出租车行业的属性 | 第10页 |
1.1.2 出租车行业的特征 | 第10-11页 |
1.2 政府监管的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1.2.1 公共利益理论 | 第11页 |
1.2.2 管制俘获理论 | 第11-12页 |
1.2.3 激励性管制理论 | 第12-13页 |
1.3 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13-18页 |
1.3.1 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法律关系的主体 | 第13-14页 |
1.3.2 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法律关系的客体 | 第14-16页 |
1.3.3 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法律关系的内容 | 第16-18页 |
2 我国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18-29页 |
2.1 我国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的现状 | 第18-21页 |
2.1.1 我国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的立法现状 | 第18-19页 |
2.1.2 我国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的运行现状 | 第19-21页 |
2.2 我国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21-29页 |
2.2.1 政府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21-22页 |
2.2.2 出租车特许经营不合法 | 第22-24页 |
2.2.3 具体管制措施不符合比例原则 | 第24-27页 |
2.2.4 政府部门执法责任落实不到位 | 第27-29页 |
3 完善我国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的建议 | 第29-40页 |
3.1 完善我国出租车政府监管的法律体系 | 第29-31页 |
3.1.1 统一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立法 | 第29-31页 |
3.1.2 整合清理旧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 第31页 |
3.2 将出租车行业纳入一般许可范围 | 第31-32页 |
3.2.1 赋予公民申领牌照的权利 | 第31-32页 |
3.2.2 实行普通许可的资质准入 | 第32页 |
3.3 制定准则规范各种管制措施的运用 | 第32-37页 |
3.3.1 放松市场准入管制 | 第32-33页 |
3.3.2 动态调整数量规模 | 第33-34页 |
3.3.3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 第34-35页 |
3.3.4 强化出租车的质量标准 | 第35-37页 |
3.4 平衡出租车行业政府监管的权责 | 第37-40页 |
3.4.1 明确合作监管和自律监管并重的监管思路 | 第37-38页 |
3.4.2 强化政府监管主体的法律责任 | 第38-40页 |
4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