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奥美拉唑包芯片的制备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1.1 酸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特点 | 第12-14页 |
| 1.2 酸相关性疾病的常用药物 | 第14-16页 |
| 1.3 奥美拉唑制剂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6-18页 |
| 1.4 复方奥美拉唑包芯片研制的优势 | 第18-20页 |
| 1.5 研究内容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第2章 实验 | 第21-33页 |
| 2.1 仪器 | 第21页 |
| 2.2 试剂与材料 | 第21页 |
| 2.3 奥美拉唑溶出度的检测 | 第21-22页 |
| 2.4 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 2.5 奥美拉唑杂质检测 | 第23-24页 |
| 2.6 抑酸性检测 | 第24-25页 |
| 2.7 耐酸力检测 | 第25-27页 |
| 2.8 辅料的选择 | 第27页 |
| 2.9 处方的组成与筛选 | 第27-33页 |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3-58页 |
| 3.1 辅料的确定及相容性研究 | 第33-34页 |
| 3.2 处方组成的筛选 | 第34-37页 |
| 3.3 抑酸性 | 第37-40页 |
| 3.4 耐酸力 | 第40-45页 |
| 3.5 干燥失重 | 第45-46页 |
| 3.6 溶出介质对比研究 | 第46-48页 |
| 3.7 有关物质检查 | 第48-49页 |
| 3.8 单因素对包芯片稳定性影响 | 第49-52页 |
| 3.9 生产工艺及稳定性 | 第52-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