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1.1 中国西北地区干旱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9页 |
1.1.2 水汽输送对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进展 | 第10-13页 |
1.2.1 中国西北地区干旱研究的进展 | 第10-12页 |
1.2.2 水汽输送对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进展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数据及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 第17-24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页 |
2.2 数据资料介绍 | 第17-18页 |
2.2.1 中国气象局160站无缺测气候月值数据集 | 第17-18页 |
2.2.2 ERA-Interim全球再分析资料集 | 第18页 |
2.3 资料分析方法介绍 | 第18-22页 |
2.3.1 SPEI指数的计算方法 | 第18-20页 |
2.3.2 水汽输送通量的计算方法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近30年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湿变化特征 | 第24-39页 |
3.1 引言 | 第24-25页 |
3.2 中国西北地区干湿变化的时间序列 | 第25-28页 |
3.2.1 中国西北西部地区干湿变化的时间序列 | 第25-26页 |
3.2.2 中国西北东部地区干湿变化的时间序列 | 第26-28页 |
3.3 中国西北地区干湿变化的周期特征分析 | 第28-30页 |
3.3.1 中国西北西部地区干湿变化的周期特征分析 | 第28页 |
3.3.2 中国西北东部地区干湿变化的周期特征分析 | 第28-30页 |
3.4 中国西北地区干湿变化的突变特征分析 | 第30-34页 |
3.4.1 中国西北西部地区干湿变化的突变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3.4.2 中国西北东部地区干湿变化的突变特征分析 | 第32-34页 |
3.5 突变的显著区域分析 | 第34-35页 |
3.5.1 中国西北西部地区突变的显著区域分析 | 第34页 |
3.5.2 中国西北东部地区突变的显著区域分析 | 第34-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水汽输送对中国西北地区干湿变化的影响 | 第39-67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西北地区干湿变化与东亚地区水汽输送的相关性的分析 | 第39-44页 |
4.2.1 西北西部地区干湿变化与东亚地区水汽输送的相关性的分析 | 第40页 |
4.2.2 西北东部地区干湿变化与东亚地区水汽输送的相关性的分析 | 第40-44页 |
4.3 东亚地区气候平均水汽输送特征 | 第44-45页 |
4.4 水汽输送对中国西北地区年际干湿变化的合成分析 | 第45-62页 |
4.4.1 水汽输送对中国西北西部地区年际干湿变化的合成分析 | 第46-54页 |
4.4.2 水汽输送对中国西北东部地区年际干湿变化的合成分析 | 第54-62页 |
4.5 水汽输送对中国西北地区年代际干湿突变的影响 | 第62-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67-70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6.2 特色与创新点 | 第68页 |
6.3 存在问题与下一步计划 | 第68-7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