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如惟则禅师及其禅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研究目的及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元朝的宗教政策及江南禅宗 | 第12-15页 |
一、元朝的宗教政策 | 第12-13页 |
二、禅宗在江南地区的发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天如惟则生平及其著述 | 第15-25页 |
一、惟则生平 | 第15-20页 |
(一)初参于禾山昭如 | 第15-16页 |
(二)得法于天目明本 | 第16-17页 |
(三)隐遁于松江九峰 | 第17-19页 |
(四)传法于苏州狮子林 | 第19页 |
(五)圆寂于苏州水西原 | 第19-20页 |
二、著述 | 第20-25页 |
(一)《天如惟则禅师语录》 | 第20-21页 |
(二)《楞严经会解》 | 第21-22页 |
(三)《净土或问》 | 第22-23页 |
(四)《宗乘要义》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天如惟则的禅法 | 第25-38页 |
一、禅道理念 | 第25-27页 |
(一)妙圆觉性 | 第25-26页 |
(二)缘起性空 | 第26-27页 |
二、禅学实践 | 第27-30页 |
(一)禅无定法 | 第27-28页 |
(二)信为根本 | 第28-29页 |
(三)一坐坐断 | 第29-30页 |
三、禅净合一 | 第30-38页 |
(一)禅净合一的缘起 | 第31-34页 |
(二)《四料简》与《净土或问》 | 第34-35页 |
(三)口称念佛禅 | 第35-37页 |
(四)择门深入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天如惟则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一、传法的狮子林成为私家园林典范 | 第38-39页 |
二、著述沾溉后世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天如惟则大事年表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