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哺乳动物卵子冷冻保存的进展 | 第11页 |
1.2 冷冻原理 | 第11-12页 |
1.2.1 常规冷冻原理 | 第11-12页 |
1.2.2 玻璃化冷冻原理 | 第12页 |
1.3 冷冻保护剂 | 第12-13页 |
1.3.1 渗透性冷冻保护剂 | 第12页 |
1.3.2 非渗透性冷冻保护剂 | 第12-13页 |
1.4 卵子冷冻保存方法 | 第13-14页 |
1.4.1 常规冷冻法 | 第13页 |
1.4.2 玻璃化冷冻法 | 第13-14页 |
1.5 冷冻载体与冷冻过程中降温-复温速率 | 第14-16页 |
1.5.1 微滴法 | 第14-15页 |
1.5.2 开放式拉长细管(OPS) | 第15页 |
1.5.3 玻璃微管法(GMP) | 第15页 |
1.5.4 电镜铜网法(EMG) | 第15页 |
1.5.5 冷冻载杆(Crytop) | 第15-16页 |
1.5.6 冷冻叶片(Cryoleaf) | 第16页 |
1.6 冷冻对卵子的损伤 | 第16-18页 |
1.6.1 冷冻对微管的影响 | 第16-17页 |
1.6.2 冷冻对微丝的影响 | 第17页 |
1.6.3 冷冻对透明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17页 |
1.6.4 冷冻对染色体的影响 | 第17-18页 |
1.7 影响卵子冷冻保存的因素 | 第18-20页 |
1.7.1 卵子的发育程度对冷冻效果的影响 | 第18-19页 |
1.7.2 冷冻保护剂种类的影响 | 第19页 |
1.7.3 卵子在冷冻保护剂中处理的时间 | 第19页 |
1.7.4 冷冻方法对卵子的影响 | 第19-20页 |
1.8 冷冻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意义 | 第20页 |
1.9 冷冻卵子或胚胎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及展望 | 第20-22页 |
第2章 冷冻载体制备方法研究 | 第22-2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2.1.1 主要原料 | 第22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1 OPS制备探索优化 | 第22-23页 |
2.2.2 GMP探索制备 | 第23页 |
2.2.3 自制叶片(冷冻载体)的制备 | 第23页 |
2.2.4 GMP冷冻载体的改进 | 第23页 |
2.3 试验结果 | 第23-25页 |
2.4 讨论 | 第25-27页 |
2.5 结论 | 第27-28页 |
第3章 不同载体玻璃化冷冻牛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效果比较 | 第28-39页 |
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28-32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3.1.4 主要溶液配置 | 第29-32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2-34页 |
3.2.1 卵母细胞采集 | 第32-33页 |
3.2.2 卵泡液制备 | 第33页 |
3.2.3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 | 第33页 |
3.2.4 解冻 | 第33-34页 |
3.2.5 体外受精(IVF) | 第34页 |
3.2.6 体外培养(IVC) | 第34页 |
3.2.7 统计分析 | 第34页 |
3.3 结果 | 第34-35页 |
3.4 讨论 | 第35-36页 |
3.5 结论 | 第36-39页 |
第4章 不同发育时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效果的影响 | 第39-43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4.1.1 卵巢来源 | 第39页 |
4.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 第39页 |
4.1.3 主要溶液配置 | 第39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4.2.1 试验设计 | 第39页 |
4.2.2 卵母细胞的采集 | 第39页 |
4.2.3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 | 第39页 |
4.2.4 玻璃化冷冻解冻 | 第39-40页 |
4.2.5 体外受精和培养 | 第40页 |
4.2.6 统计分析 | 第40页 |
4.3 试验结果 | 第40-41页 |
4.4 讨论 | 第41页 |
4.5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