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恋爱、家庭、婚姻论文--婚姻论文

毕节市“70后”农村打工家庭婚姻生活质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17页
    1.1 概念界定第9-12页
        1.1.1“70 后”第9页
        1.1.2 婚姻第9页
        1.1.3 婚姻生活第9-10页
        1.1.4 婚姻生活质量第10-12页
    1.2 婚姻生活质量的测量第12-13页
    1.3 婚姻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第13-14页
    1.4 打工家庭婚姻生活质量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1 打工家庭婚姻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1.4.2 打工家庭的婚姻生活质量研究第15-16页
    1.5 研究存在的不足第16-17页
2 研究构想第17-19页
    2.1 问题提出第17页
    2.2 研究目的第17页
    2.3 研究思路及步骤第17-18页
    2.4 研究意义第18-19页
        2.4.1 现实意义第18页
        2.4.2 理论意义第18-19页
3 农村打工家庭婚姻生活质量的结构及问卷编制第19-31页
    3.1 农村打工家庭婚姻生活质量结构的初步提出第19-20页
        3.1.1 目的第19页
        3.1.2 程序及方法第19页
        3.1.3 研究结果第19-20页
            3.1.3.1 访谈结果分析第19-20页
            3.1.3.2 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第20页
        3.1.4 农村打工家庭婚姻生活质量结构的初步构想第20页
    3.2 农村打工家庭婚姻生活质量问卷的编制第20-29页
        3.2.1 目的第20页
        3.2.2 程序及方法第20页
        3.2.3 初试问卷的编制第20-21页
        3.2.4 正式问卷的编制第21-22页
        3.2.5 结果及分析第22-29页
            3.2.5.1 题项分析第22页
            3.2.5.2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2-25页
            3.2.5.3 公共因素的命名第25-26页
            3.2.5.4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第26-28页
            3.2.5.5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28-29页
    3.3 讨论第29-31页
        3.3.1 题项分析与筛选第29-30页
        3.3.2 农村打工婚姻生活质量问卷的测量指标第30-31页
    3.4 小结第31页
4 毕节市“70 后”农村打工家庭婚姻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第31-41页
    4.1 研究第31页
    4.2 研究工具与被试第31-33页
    4.3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第33页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3-38页
        4.4.1 被试婚姻生活质量总特征第33页
        4.4.2 被试婚姻生活质量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第33-38页
    4.5 讨论第38-40页
        4.5.1 被试婚姻生活质量的总体特征第38-39页
        4.5.2 被试婚姻生活质量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第39-40页
    4.6 小结第40-41页
5 农村打工家庭婚姻生活质量的深度访谈调查研究第41-53页
    5.1 研究目的第41-42页
    5.2 研究方法和步骤第42-43页
        5.2.1 研究方法第42-43页
        5.2.2 研究步骤第43页
    5.3 研究资料的分析与讨论第43-52页
        5.3.1 深度访谈乡镇概况第43-44页
        5.3.2 访谈内容的呈现第44-49页
        5.3.3 访谈内容的分析讨论第49-52页
            5.3.3.1 婚姻生活质量的体现第49-51页
            5.3.3.2 婚姻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第51-52页
    5.4 小结第52-53页
        5.4.1 毕节市“70 后”农村打工家庭婚姻生活质量的状况第52页
        5.4.2 毕节市“70 后”农村打工家庭婚姻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第52页
        5.4.3 毕节市“70 后”农村打工家庭婚姻生活质量的改善策略第52-5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3-54页
    6.1 总结第53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3-54页
        6.2.1 研究不足第53页
        6.2.2 研究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65页
    附录一第58-59页
    附录二第59-60页
    附录三第60-63页
    附录四第63-65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65-66页
后记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专利资本化的无效风险研究
下一篇:独立学院学生诚信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以重庆南方翻译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