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价值 | 第11-12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2.1 高校本科大学生 | 第12页 |
1.2.2 创业 | 第12-13页 |
1.2.3 创业教育需求 | 第13-14页 |
1.2.4 创新型人才 | 第14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创新点 | 第14-17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可能创新之处 | 第17页 |
1.4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1.1 素质模型理论 | 第18页 |
2.1.2 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 | 第18-19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2.2.1 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2.2 国内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2.3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创业素质模型的构建与调查问卷设计 | 第23-25页 |
3.1 创业素质模型的构建 | 第23-24页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4-25页 |
3.2.1 调查问卷编制依据 | 第24页 |
3.2.2 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天津市高校本科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实证研究 | 第25-42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5-30页 |
4.1.1 样本分布情况 | 第25-26页 |
4.1.2 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 | 第26页 |
4.1.3 大学生对创业内涵的认识 | 第26-27页 |
4.1.4 大学生对创业领域的选择 | 第27-28页 |
4.1.5 大学生创业的动机 | 第28页 |
4.1.6 创业教育的途径 | 第28-29页 |
4.1.7 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 | 第29-30页 |
4.2 因子分析 | 第30-33页 |
4.2.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0-31页 |
4.2.2 因子分析 | 第31-33页 |
4.3 相关性分析 | 第33-34页 |
4.4 均值与方差分析 | 第34-40页 |
4.4.1 均值统计分析 | 第34-37页 |
4.4.2 方差分析 | 第37-40页 |
4.5 研究结论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在发展创业教育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 第42-50页 |
5.1 高校对创业教育进行科学定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第42-43页 |
5.2 优化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 第43-47页 |
5.2.1 以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模型优化创业教育课程 | 第44页 |
5.2.2 以大学生具体的创业教育需求优化创业教育课程 | 第44-47页 |
5.3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第47-48页 |
5.3.1 提升全体教师的创业教育理念 | 第47-48页 |
5.3.2 建立专职与兼职创业教育师资 | 第48页 |
5.4 建立创业教育平台的互动联合机制 | 第48-50页 |
5.4.1 校际间的创业教育资源共享与互补 | 第48-49页 |
5.4.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