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溢出效应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言第9-15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第三节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第11-13页
        一、“影子银行”概念的提出第11页
        二、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第11-12页
        三、风险溢出效应第12-13页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第13-15页
        一、创新点第13页
        二、不足第13-15页
第二章 中国外部影子银行体系第15-21页
    第一节 信托公司理财产品第15-16页
    第二节 融资租赁业务第16-17页
    第三节 券商集合理财业务第17-18页
    第四节 信用担保业务第18-19页
    第五节 民间金融第19页
    第六节 互联网金融第19-21页
第三章 中国内部影子银行体系第21-28页
    第一节 我国内部影子银行发展概况第21页
    第二节 我国内部影子银行的业务构成第21-25页
        一、银行理财业务第22页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第22-23页
        三、委托贷款业务第23页
        四、与担保公司等机构相关联的业务第23-24页
        五、银行同业业务第24-25页
        六、银行票据类业务第25页
    第三节 我国内部影子银行对经济的正面影响第25-26页
    第四节 我国内部影子银行存在的风险第26-28页
        一、信用风险第26页
        二、流动性风险第26-27页
        三、传递性风险第27-28页
第四章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第28-41页
    第一节 外部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第28-33页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与数据处理第28页
        二、实证模型建立第28-29页
        三、模型结果分析第29-33页
    第二节 内部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第33-38页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与数据处理第33-37页
        二、实证模型结果分析第37-38页
    第三节 实证分析结论第38-41页
        一、外部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与其规模负相关第39页
        二、内部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有负的溢出效应第39-41页
第五章 影子银行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第41-44页
    第一节 加强对商业银行监管第41页
    第二节 加强对外部影子银行的监管第41-42页
    第三节 平衡好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关系第42页
    第四节 加强对影子银行业务的信息披露第42-43页
    第五节 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第43页
    第六节 完善金融立法,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耐低温SIS热熔压敏胶的研制与应用
下一篇: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