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资本信息化与劳动力需求变化--以制造业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39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2-3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24页
        1.1.2 研究意义第24-30页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第30-32页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第32-36页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32-35页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35-36页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36-39页
        1.4.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6-37页
        1.4.2 本文的主要不足之处第37-3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39-54页
    第一节 信息化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第39-44页
        2.1.1 信息化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第39-43页
        2.1.2 信息化与国际贸易第43-44页
    第二节 劳动力需求的变化第44-50页
        2.2.1 劳动力需求数量和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第44-47页
        2.2.2 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因何增加第47-50页
    第三节 信息化与生产方式、劳动力需求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4页
第三章 信息化对劳动力需求影响的理论分析第54-84页
    第一节 信息化与劳动力需求数量第54-68页
        3.1.1 国家和行业层面分析第54-60页
        3.1.2 微观分析——异质性企业框架第60-68页
    第二节 信息化与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第68-82页
        3.2.1 国家和行业层面分析第68-76页
        3.2.2 微观分析——异质性企业框架第76-82页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四章 信息化与劳动力需求:跨国实证分析第84-114页
    第一节 信息化对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影响第84-97页
        4.1.1 计量模型设定第84-85页
        4.1.2 指标构建第85-86页
        4.1.3 数据来源、处理说明和统计性描述第86-88页
        4.1.4 计量结果第88-95页
        4.1.5 稳健性检验第95-97页
    第二节 信息化对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的影响第97-112页
        4.2.1 计量模型设定第97-98页
        4.2.2 指标构建第98-100页
        4.2.3 数据来源、处理说明和统计性描述第100-101页
        4.2.4 计量结果第101-108页
        4.2.5 稳健性检验第108-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五章 信息化与劳动力需求:中国经验第114-144页
    第一节 信息化与中国劳动力需求数量第114-132页
        5.1.1 计量模型设定第114-115页
        5.1.2 指标构建和数据来源第115-116页
        5.1.3 回归结果第116-124页
        5.1.4 稳健性检验第124-132页
    第二节 信息化对中国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的影响第132-142页
        5.2.1 计量模型设定第132-133页
        5.2.2 指标构建和数据来源第133-134页
        5.2.3 回归结果第134-139页
        5.2.4 稳健性检验第139-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第六章 结论、政策建议和前瞻第144-154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以及政策建议第144-151页
        6.1.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44-149页
        6.1.2 本文的政策建议第149-151页
    第二节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第151-154页
附录1第154-155页
附录2第155-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图像版权保护的变换域零水印算法研究
下一篇:ZigBee网络路由协议多目标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