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检测COD的方法 | 第13-20页 |
1.2.1 重铬酸钾法 | 第13-14页 |
1.2.2 库伦滴定法 | 第14-15页 |
1.2.3 分光光度法 | 第15页 |
1.2.4 电化学法 | 第15页 |
1.2.5 光催化法 | 第15-16页 |
1.2.6 光电催化法 | 第16-20页 |
1.2.6.1 光电催化检测COD的原理 | 第16-19页 |
1.2.6.2 光电催化检测COD的器件 | 第19-20页 |
1.3 二氧化钛催化原理与结构 | 第20-21页 |
1.3.1 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原理与结构 | 第20页 |
1.3.2 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 | 第20-21页 |
1.4 一维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 第21-26页 |
1.4.1 水热法 | 第22-24页 |
1.4.2 溶剂热法 | 第24页 |
1.4.3 电化学阳极氧化法 | 第24-25页 |
1.4.4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25页 |
1.4.5 静电纺丝法 | 第25-26页 |
1.5 纳米二氧化钛的改性 | 第26-29页 |
1.5.1 金属和非金属的掺杂 | 第26-27页 |
1.5.2 金属纳米颗粒的负载 | 第27-28页 |
1.5.3 半导体、导体的复合 | 第28-29页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分级结构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化学需氧量检测的研究 | 第31-43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32页 |
2.2.2 一维TiO_2纳米管的制备 | 第32页 |
2.2.3 分级结构TiO_2纳米管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4 微流控检测器件的组装 | 第33页 |
2.2.5 样品表征 | 第33-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2.3.1 分级结构TiO_2纳米管的形貌分析 | 第34-35页 |
2.3.2 分级结构TiO_2纳米管的物相分析 | 第35页 |
2.3.3 分级结构TiO_2纳米管的比表面积分析 | 第35-36页 |
2.3.4 分级结构TiO_2纳米管的光电化学性能 | 第36-37页 |
2.3.5 分级结构TiO_2纳米管的阻抗性能与电子传输机理 | 第37-39页 |
2.3.6 分级结构TiO_2纳米管检测COD | 第39-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TiO_2纳米管及其化学需氧量检测的研究 | 第43-55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4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44-45页 |
3.2.3 样品表征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3.3.1 石墨烯量子点的表征 | 第45-46页 |
3.3.2 石墨烯量子点的键能表征 | 第46-47页 |
3.3.3 石墨烯量子点的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分析 | 第47页 |
3.3.4 石墨烯量子点的荧光性能表征 | 第47-48页 |
3.3.5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键能表征 | 第48-49页 |
3.3.6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TiO_2纳米管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49-50页 |
3.3.7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TiO_2纳米管的光电流性能 | 第50-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氧氮化钽复合TiO_2纳米管及其化学需氧量检测的研究 | 第55-64页 |
4.1 引言 | 第55-5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56页 |
4.2.2 TiO_2纳米管制备 | 第56页 |
4.2.3 滴涂法制备氧氮化钽复合TiO_2薄膜 | 第56页 |
4.2.4 样品表征 | 第56-5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4.3.1 TaON-TiO_2纳米管的形貌分析 | 第57-58页 |
4.3.2 TaON-TiO_2纳米管的物相分析 | 第58-59页 |
4.3.3 TaON-TiO_2纳米管的光电流测试 | 第59-60页 |
4.3.4 TaON-TiO_2纳米管的光催化性能表征 | 第60-61页 |
4.3.5 TaON-TiO_2纳米管光电化学检测有机物浓度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全文总结 | 第74-76页 |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