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山东省汶上县农民工问题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导论第10-17页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的目的第10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文献评述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3.3 技术路线第15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5-17页
        1.4.1 本文的创新第15-16页
        1.4.2 本文不足之处第16-17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7-2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9页
        2.1.1 农民第17-18页
        2.1.2 农村劳动力第18页
        2.1.3 农民工第18-19页
        2.1.4 农民专业合作社第19页
    2.2 理论基础第19-22页
        2.2.1 二元结构理论第19-20页
        2.2.2 公平与效率理论第20-21页
        2.2.3 贸易与就业理论第21-22页
    2.3 山东省农民工的历史演变第22-25页
        2.3.1 山东省农民工的形成第22-23页
        2.3.2 山东省农民工的发展第23-24页
        2.3.3 山东省农民工的特点第24-25页
3 山东省汶上县农民工现状第25-35页
    3.1 当前农民工的基本现状第25-30页
        3.1.1 农民工分布情况第25-27页
        3.1.2 农民工工作待遇第27-28页
        3.1.3 农民工生存环境第28-29页
        3.1.4 农民工权益保障第29页
        3.1.5 农民工子女教育第29-30页
    3.2 对农民工的管理引导第30-32页
        3.2.1 社会中介务工信息第30-31页
        3.2.2 政府行政管理第31-32页
        3.2.3 企业用工导向第32页
    3.3 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组织第32-35页
        3.3.1 农民工亲友团第32-33页
        3.3.2 农民工工友会第33-34页
        3.3.3 农民工老乡会第34-35页
4 山东省汶上县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5-40页
    4.1 文化技术整体水平较低第35-36页
        4.1.1 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滞后第35-36页
        4.1.2 农村职业教育第36页
    4.2 农民工社会保障不完善第36-37页
    4.3 政府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引导不完善第37-39页
        4.3.1 政府政策的局限第37-38页
        4.3.2 劳务输入输出系统发育滞缓第38页
        4.3.3 城市就业压力加重第38-39页
    4.4 组织缺乏科学性第39-40页
        4.4.1 农民工维权困难第39页
        4.4.2 没有形成科学的组织第39-40页
5 汶上县农民工问题成因分析第40-47页
    5.1 农民工自身的限制第40-42页
        5.1.1 户籍制度的约束第40-41页
        5.1.2 土地制度制约第41-42页
    5.2 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结果第42-43页
    5.3 政府农民工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第43-44页
        5.3.1 政府对农民工缺乏有效管理第43-44页
        5.3.2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协调第44页
    5.4 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第44-45页
    5.5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第45-46页
    5.6 农民工法律体系不健全第46-47页
6 周边经验做法借鉴第47-52页
    6.1 山东省嘉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验第47-49页
    6.2 新泰市“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经验第49-52页
7 解决山东省汶上县农民工存在问题的政策建议第52-61页
    7.1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第52-53页
    7.2 改革二元经济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第53-54页
    7.3 建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第54-55页
    7.4 加强政府管理,深化体制改革第55-58页
        7.4.1 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第55-56页
        7.4.2 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第56-57页
        7.4.3 加大对农民工的立法保护和法律服务第57-58页
    7.5 科学发展农民工组织第58-59页
        7.5.1 促进企业化经营第58-59页
        7.5.2 农民专业合作社第59页
    7.6 小城镇化促进农民工回流发展农村现代化第59-61页
8 总结及研究展望第61-62页
    8.1 研究结论第61页
    8.2 研究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词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细菌纤维素抗菌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虚拟位移事件的小句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