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理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涵义 | 第9-11页 |
一、“证据”概念的界定 | 第9页 |
二、“非法”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三、“非法证据排除”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功能与价值 | 第11-13页 |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主要功能 | 第11-12页 |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取向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使用范围 | 第13-16页 |
一、非法言词证据 | 第13-14页 |
二、非法物证、书证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调查程序 | 第16-19页 |
第一节 西方国家通常的调查程序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我国的调查程序及意义 | 第17-19页 |
一、有利于查明证据合法性 | 第17页 |
二、有利于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责 | 第17-18页 |
三、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第18-19页 |
第三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现实难题 | 第19-22页 |
第一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给传统侦查手段带来了挑战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滞后的科学侦查技术不能应对严峻的犯罪形势 | 第20页 |
第三节 立法层面上缺乏对刑事侦查技术手段保护与支撑 | 第20-22页 |
第四章 “排除规则”背景下的侦查策略调整与制度创新 | 第22-28页 |
第一节 对侦查讯问严格把关 | 第22-24页 |
一、完善关于讯问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23页 |
二、明确讯问制度的原则 | 第23-24页 |
三、落实同步录音录像制度 | 第24页 |
第二节 发展科技强警战略 | 第24-26页 |
一、指纹比对技术 | 第25页 |
二、图像侦查技术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侦查活动顺利进行 | 第26-28页 |
一、建立涉及刑事科学技术新闻报道的审核制度 | 第26-27页 |
二、建立虚假供述的制裁约束制度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