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1页 |
1.1 工业制备氧化铝 | 第17-18页 |
1.1.1 传统氧化铝制备工业 | 第17页 |
1.1.2 碱溶碳分法 | 第17-18页 |
1.2 燃料电池 | 第18-20页 |
1.2.1 燃料电池简介 | 第18-19页 |
1.2.2 氢阳极 | 第19-20页 |
1.2.3 氧阴极 | 第20页 |
1.3 电解水 | 第20-21页 |
1.4 催化剂分类 | 第21-24页 |
1.4.1 单金属催化剂 | 第22页 |
1.4.2 合金催化剂 | 第22-24页 |
1.4.3 核壳结构催化剂 | 第24页 |
1.5 纳米核壳结构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24-28页 |
1.5.1 液相还原法 | 第24-26页 |
1.5.2 置换法 | 第26-27页 |
1.5.3 微波法 | 第27-28页 |
1.5.4 电化学法 | 第28页 |
1.6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8-3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1-37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1-33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31-32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32-33页 |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33-34页 |
2.2.1 碳粉处理 | 第33页 |
2.2.2 前驱体的制备 | 第33-34页 |
2.2.3 核壳结构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34页 |
2.3 物性表征方法 | 第34-35页 |
2.3.1 X射线衍射表征 | 第34-35页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35页 |
2.3.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5页 |
2.3.4 热失重分析 | 第35页 |
2.4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35-37页 |
2.4.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6页 |
2.4.2 线性极化测试 | 第36-37页 |
第三章 NiCu@PdRu/C催化剂的物性表征及氢氧化性能 | 第37-59页 |
3.1 NiCu@PdRu/C的物性表征 | 第37-44页 |
3.1.1 XRD表征 | 第37-41页 |
3.1.2 HRTEM表征 | 第41-43页 |
3.1.3 热失重分析 | 第43-44页 |
3.2 NiCu@PdRu/C的氢氧化性能表征 | 第44-53页 |
3.2.1 不同方法制备NiCu@PdRu/C | 第44-45页 |
3.2.2 不同温度制备的NiCu@PdRu/C | 第45-48页 |
3.2.3 不同PdRu比例的NiCu@Pd_xRu_y/C | 第48-53页 |
3.2.4 NICu@Pd9Ru_1/C与商业催化剂对比 | 第53页 |
3.3 NiCu@PdRu/C催化剂在膜电解碳酸钠中的应用 | 第53-56页 |
3.3.1 氢阳极电解 | 第55-56页 |
3.4 小结 | 第56-59页 |
第四章 NiCu@PdIr/C催化剂的物性表征及氢氧化性能 | 第59-71页 |
4.1 NiCu@Pd_xIr_y/C的物性表征 | 第59-63页 |
4.1.1 XRD表征 | 第59-60页 |
4.1.2 HRTEM表征 | 第60-61页 |
4.1.3 XPS表征 | 第61-62页 |
4.1.4 热失重分析 | 第62-63页 |
4.2 NiCu@Pd_xIr_y/C的电化学表征 | 第63-67页 |
4.3 与商业Pt/C对比 | 第67-68页 |
4.4 抗中毒测试 | 第68-69页 |
4.5 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NiCu@PdIr/C催化剂HER,ORR及OER电催化性能 | 第71-79页 |
5.1 析氢测试 | 第71-72页 |
5.2 析氧测试 | 第72-73页 |
5.3 氧还原测试 | 第73-76页 |
5.3.1 NiCu@Pd_xIr_y/C不同转速LSV | 第73-75页 |
5.3.2 NiCu@Pd_xIr_y/C及商业催化剂ORR对比 | 第75-76页 |
5.4 抗甲醇 | 第76-77页 |
5.5 NiCu@PdIr/C与商业Pt/C的ORR,OER以及HER性能对比 | 第77-78页 |
5.6 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93页 |
导师简介 | 第93-94页 |
附件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