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我国行政执法证据规则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绪论第9-13页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写作范围及研究方法第10-11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3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第一章 行政执法证据基本概念辨析第13-21页
   ·关于证据的含义第13-14页
   ·行政执法证据概念分析第14-16页
     ·学界对行政执法证据概念的分析第14-15页
     ·对行政执法证据概念的评述第15-16页
   ·行政执法证据的特征第16-21页
     ·行政执法证据的客观性第17-18页
     ·行政执法证据的关联性第18页
     ·行政执法证据的合法性第18-19页
     ·行政执法证据的职权性第19页
     ·行政执法证据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第19页
     ·行政执法证据的效率性第19-21页
第二章 我国行政执法证据制度现状分析第21-26页
   ·我国行政执法证据制度独立立法的必要性第21-23页
     ·证据规则在行政程序中居于核心地位第21-22页
     ·区别于行政诉讼证据制度和规则的需要第22-23页
   ·我国行政执法证据制度的立法状况第23-26页
     ·行政执法的证据规则主要是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第23-24页
     ·证明责任由行政相对人承担第24页
     ·证明标准要求客观真实第24页
     ·人民法院对行政执法证据进行全面的审查第24-25页
     ·行政执法证据种类基本明确第25-26页
第三章 域外行政执法证据制度概况第26-35页
   ·美国第26-30页
     ·举证责任第27-28页
     ·证据的排除规则第28-29页
     ·行政执法证据的质证第29页
     ·行政执法证据的证明标准第29-30页
   ·德国第30-32页
     ·行政机关依职权调取证据第31页
     ·代替宣誓的保证第31-32页
     ·听证程序第32页
   ·瑞士第32-33页
     ·行政机关调取证据采用职权主义模式第32页
     ·证人参与案件调查第32页
     ·当事人参与案件调查第32-33页
   ·奥地利第33-35页
     ·证据的范围第33页
     ·自由心证规则第33页
     ·证人作证的规则第33-34页
     ·言词审理的规则第34-35页
第四章 我国行政执法证据制度的完善第35-45页
   ·证明责任第36-40页
     ·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第37页
     ·调查和收集证据采用职权主义模式第37-38页
     ·当事人和其他案件参与人的证明责任问题第38-40页
   ·证明标准第40-42页
     ·行政处罚行为的证明标准第40-41页
     ·行政司法行为的证明标准第41页
     ·行政强制行为的证明标准第41页
     ·依申请的行政行为的证明标准第41-42页
   ·证据的审查和判断第42-43页
     ·证据的审查方式第42页
     ·自由心证制度第42-43页
     ·案卷排他制度第43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第43-45页
第五章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问题研究
下一篇:几起附条件不起诉案件的法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