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17页 |
| 1.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发病概况 | 第11页 |
| 2.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影像学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 | 第11-13页 |
| 3.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治疗现状 | 第13-15页 |
| 4. 中医学对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认识 | 第15-17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7-24页 |
| 1. 资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 1.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 1.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2.1 基本信息 | 第17页 |
| 1.2.2 骨密度测定仪器与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 第17页 |
| 1.2.3 静态平衡能力测定仪器及方法 | 第17-18页 |
| 1.2.4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程度评估 | 第18页 |
| 1.2.5 统计学方法 | 第18页 |
| 2. 结果 | 第18-20页 |
| 2.1 患者临床基本信息 | 第18页 |
| 2.2 椎体骨折组与非椎体骨折组间基本信息比较 | 第18-19页 |
| 2.3 SDI值与年龄、身高、体重、BMI、髋部BMD及FI相关性分析 | 第19-20页 |
| 2.4 年龄、身高、体重、BMI、髋部BMD及FI对SDI值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20页 |
| 3. 讨论 | 第20-24页 |
| 3.1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与髋部BMD | 第20-21页 |
| 3.2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与跌倒风险 | 第21-22页 |
| 3.3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与年龄、身高、体重及BMI | 第22-23页 |
| 3.4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预防措施 | 第23-24页 |
| 4. 结论与展望 | 第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0-31页 |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