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空气动力学论文

高超声速热流固多物理场计算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5-2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4页
        1.2.1 高超声速气动热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2 流场-热-结构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21-2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24-25页
2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数值模拟方法第25-44页
    2.1 多组分气体NS方程第25-33页
        2.1.1 直角坐标下控制方程组第25-28页
        2.1.2 热力学模型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第28-29页
        2.1.3 气体输运系数计算第29-31页
        2.1.4 无量纲形式第31-32页
        2.1.5 坐标转换第32-33页
    2.2 时间迭代方法第33-37页
        2.2.1 控制方程离散第33-35页
        2.2.2 插值方法与差分格式第35-37页
    2.3 LU-SGS隐式差分格式第37-42页
        2.3.1 LU-SGS法第37-40页
        2.3.2 化学源项处理第40-41页
        2.3.3 时间步长计算第41-42页
    2.4 初始边界条件第42-43页
        2.4.1 虚拟网格与流场初始条件第42页
        2.4.2 边界条件第42-43页
        2.4.3 流场初始化第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3 典型外形高超声速气动热流场数值模拟第44-67页
    3.1 球锥体流场计算第44-52页
        3.1.1 模型简述第44-45页
        3.1.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第45页
        3.1.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5-52页
    3.2 椭球流场计算第52-61页
        3.2.1 模型简述第52-54页
        3.2.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第54页
        3.2.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4-61页
    3.3 空天飞机模型流场计算第61-65页
        3.3.1 模型简述第61-62页
        3.3.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第62页
        3.3.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2-65页
    3.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4 高超声速圆柱绕流热-流-固一体化计算第67-82页
    4.1 多物理场耦合理论第67-70页
        4.1.1 流-热耦合计算理论第67页
        4.1.2 热-固耦合计算理论第67-69页
        4.1.3 有限元分析方法第69-70页
    4.2 耦合方法第70-72页
        4.2.1 强耦合第70-71页
        4.2.2 弱耦合第71-72页
    4.3 耦合面网格映射与数据传递第72页
    4.4 高超声速圆柱绕流流场计算第72-75页
        4.4.1 模型简介第72-73页
        4.4.2 网格划分第73页
        4.4.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73-75页
    4.5 圆柱绕流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第75-81页
        4.5.1 流场分析结果第75-76页
        4.5.2 温度场分析结果第76-78页
        4.5.3 结构场分析结果第78-81页
    4.6 本章小结第81-82页
5 总结与展望第82-85页
    5.1 本文总结第82-83页
    5.2 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附录第88-89页
个人简历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周期梁结构缺陷模式的动态特性及应用
下一篇:夹点技术在染整行业节能优化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