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5页 |
1.4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1.4.1 税负转嫁理论 | 第15-16页 |
1.4.2 纳税遵从理论 | 第16-17页 |
1.4.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出口骗税行为的概述 | 第19-25页 |
2.1 出口骗税的概念及特征 | 第19-20页 |
2.2 出口骗税的常用手段 | 第20-23页 |
2.2.1 假自营、真代理 | 第20页 |
2.2.2 “四自三不见” | 第20-22页 |
2.2.3 循环出口骗税 | 第22-23页 |
2.2.4 虚报数量和抬高价格骗税 | 第23页 |
2.2.5 虚开“四小票”抵扣骗税 | 第23页 |
2.3 出口骗税的危害 | 第23-25页 |
2.3.1 虚增贸易顺差,影响经济安全 | 第23-24页 |
2.3.2 扰乱经济秩序,破坏市场公平 | 第24页 |
2.3.3 巨额税收损失,阻碍政策发挥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深圳防范打击出口骗税行为的现状及问题原因分析 | 第25-30页 |
3.1 深圳防范与打击出口骗税行为现状 | 第25-27页 |
3.2 深圳骗取出口骗税犯罪频发的原因 | 第27-30页 |
3.2.1 深圳出口退税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 第27页 |
3.2.2 高收益低成本的巨额利益驱使 | 第27-28页 |
3.2.3 地下钱庄为骗税提供外汇来源 | 第28页 |
3.2.4 政府监管部门存在职能缺失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国内外防范打击出口骗税违法行为的经验 | 第30-35页 |
4.1 国外防范打击出口骗税违法行为的经验借鉴 | 第30-32页 |
4.1.1 国内外防范与打击出口骗税的法规制度对比 | 第30-32页 |
4.1.2 国外出口退税征管法规经验借鉴 | 第32页 |
4.2 国内防范打击出口骗税违法行为的经验借鉴 | 第32-35页 |
4.2.1 国内税务机关有效打击骗税行为案例 | 第32-34页 |
4.2.2 国内税务机关打击骗税经验借鉴 | 第34-35页 |
第五章 防范与打击出口骗税行为的相关对策 | 第35-42页 |
5.1 加强出口退税相关法制建设 | 第35-36页 |
5.1.1 完善增值税税收制度设计 | 第35页 |
5.1.2 修订和完善出口骗税立法条款 | 第35-36页 |
5.2 强化税收征管,防范出口骗税 | 第36-38页 |
5.2.1 建立健全出口退税预警评估体系 | 第36-37页 |
5.2.2 完善出口企业退税资料审核制度及函调管理 | 第37页 |
5.2.3 进一步加强出口退税企业分类化与信息化管理 | 第37-38页 |
5.3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监管治力 | 第38-40页 |
5.3.1 多方面沟通协作,齐抓共管 | 第38-39页 |
5.3.2 建立跨部门统一信息管理系统 | 第39页 |
5.3.3 加强情报交换获取骗税线索 | 第39-40页 |
5.4 加大处罚打击力度,发挥法律震慑力 | 第40页 |
5.5 加强税务干部队伍职业素养与人才建设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