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闭塞锻造工艺简介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2.1 闭塞锻造工艺简介 | 第10-12页 |
1.2.2 闭塞锻造成形工艺发展趋势 | 第12页 |
1.3 轮毂轴承单元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轮毂轴承单元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1.3.2 轮毂轴承单元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金属塑性成形有限元模拟现状 | 第17-18页 |
1.4.1 国外CAE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1.4.2 国内CAE应用现状 | 第18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6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6.1 课题来源 | 第18-19页 |
1.6.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19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有限元模拟基本理论及方法 | 第20-26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金属塑性变形过程的力学方程 | 第20-22页 |
2.3 刚粘塑性有限元变分原理 | 第22-23页 |
2.4 DEFORM软件简介 | 第23-25页 |
2.4.1 Deform-3D的功能 | 第23页 |
2.4.2 Deform-3D的技术特点 | 第23-24页 |
2.4.3 Deform-3D的模块结构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轮毂轴承内圈成形工艺分析与有限元模拟 | 第26-39页 |
3.1 轮毂轴承内圈结构特点 | 第26-28页 |
3.2 轮毂轴承内圈成形工艺分析 | 第28-30页 |
3.3 轮毂轴承内圈预锻件形状尺寸和原始坯料形状尺寸的确定 | 第30-31页 |
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3.5 模拟的前处理过程 | 第32-38页 |
3.5.1 模型网格的划分 | 第32-33页 |
3.5.2 网格重划分 | 第33页 |
3.5.3 摩擦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33-34页 |
3.5.4 动态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34页 |
3.5.5 有限元模拟参数的确定 | 第34-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轮毂轴承内圈闭塞锻造成形过程数值分析 | 第39-50页 |
4.1 锻件成形过程 | 第39-40页 |
4.2 闭塞锻造过程载荷-行程曲线分析 | 第40-42页 |
4.2.1 冲头与锻件的载荷-行程分析 | 第40-41页 |
4.2.2 上、下凹模载荷-行程分析 | 第41-42页 |
4.3 闭塞锻造过程金属的流动特性分析 | 第42-43页 |
4.4 闭塞锻造过程等效应力、等效应变与等效应变率分析 | 第43-46页 |
4.5 点跟踪分析 | 第46-47页 |
4.6 金属流动情况分析 | 第47-4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