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第一部分 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25(OH)D的性能评价 | 第15-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7页 |
1. 实验血清收集 | 第15-16页 |
2. 主要试剂 | 第16页 |
3.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4. 实验方法 | 第16-17页 |
结果 | 第17-27页 |
1. 设备校准及室内质量控制分析 | 第17-18页 |
2. 精密度评价 | 第18-19页 |
3. 线性范围验证 | 第19-20页 |
4. 方法学比对 | 第20-22页 |
5. 干扰试验 | 第22-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第二部分 昆明地区正常成人血清总25(OH)D营养状况评价 | 第29-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9-30页 |
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0页 |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0-31页 |
结果 | 第31-35页 |
1. 昆明地区健康受试者基本信息 | 第31-32页 |
2. 昆明地区健康成人血清总25(OH)D状态评估 | 第32-33页 |
3. 维生素D营养状况在各组间的差异 | 第33-34页 |
4. 影响昆明地区健康汉族人群25(OH)D水平的危险因素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部分 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25(OH)D参考区间验证及建立 | 第37-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1. 研究对象 | 第38页 |
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8页 |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8-39页 |
结果 | 第39-43页 |
1. 昆明地区健康受试者基本信息 | 第39-40页 |
2. 25(OH)D水平分布 | 第40页 |
3. 参考区间验证结果 | 第40-41页 |
4. 参考区间的建立 | 第41-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综述 维生素D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第5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